重大风险应对:企业内控、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的“三位一体”架构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已成为各类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202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强合规管理和安全环保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这一政策的出台,反映出国家层面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因此,企业在应对重大风险时,必须构建起健全的内控、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课程背景】202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有力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加快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近年来,由于内控体系跟随风险变化动态调整不及时或执行不到位,而导致单位陷入危机的案例不胜枚举。对标世界一流,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需要按照国务院作为《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本课程目标旨在阐述风控、内控、合规“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思路,帮助学员全面提升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的实战能力和水平。【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规律与本质,以及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从而助力企业搭建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强化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了解标杆企业一体化的风险管理做法,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赋能并创造价值【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内部审计部门全员、内控合规部门全员、监察部门全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风险的定义与类别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5、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二、政策制度解析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2、《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4、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5、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三、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目标2、内部控制原则3、内部控制五要素4、风险评估的维度5、业务流程的关键四、一体化风险管控方法论1、一体化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五、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在深入探讨如何应对重大风险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底层逻辑。
- 风险的定义与类别:风险可以被定义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对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标准,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类别。
- 风险的源头:风险的源头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内部风险通常与企业的运营、管理、控制等环节密切相关,而外部风险则可能由市场波动、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引发。
- 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风险管理不仅要关注事件的发生,更要考虑如何在风险发生后进行有效的应对,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 风险管理的误区:很多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着诸多误区,比如过于依赖历史数据、忽视潜在风险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管理决策失误。
-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辅相成,前者关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后者则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和控制机制的完善。
政策制度解析
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时,企业需要关注相关政策制度的要求,以确保管理措施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该指引为中央企业提供了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强调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全过程管理。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合规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遵循法律法规,规避法律风险。
-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该意见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强调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 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分析近年来内控政策的核心变化,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
- 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企业需要关注即将到来的新要求,以便提前布局,确保合规性和有效性。
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需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和要素,以确保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 内部控制目标:确保企业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可靠、运营效率提升。
- 内部控制原则:遵循合法合规、有效性、及时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等原则,确保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 内部控制五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进。
- 风险评估的维度: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应对能力等。
- 业务流程的关键:企业需识别出关键的业务流程,确保在这些环节中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体化风险管控方法论
一体化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将风险管理、内控和合规管理简单叠加,更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和整合,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 一体化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通过整合不同管理模块,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体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 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企业应从全局出发,考虑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制定综合的应对策略。
- 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强调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治理结构,确保各级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和支持。
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通过学习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可以借鉴其一体化风险管理的做法,从而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 案例分析:深入分析标杆企业在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为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 定期评估与改进:标杆企业通常会定期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与改进,确保其适应行业变化和市场需求。
- 员工培训与文化建设:重视员工的培训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确保全员参与风险管理。
结论
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重大风险的应对,构建起内控、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通过深入理解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解析政策制度,明确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以及借鉴标杆企业的实践经验,企业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在风险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企业应当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增强全员的风险意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企业才能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真正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