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实践:应对复杂环境的关键策略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日益增多。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显著加大,要求各级领导要做好应对风高浪急、惊涛骇浪的准备。这一动员令不仅适用于国家安全,也深刻影响到每个企业与个体,推动我们思考如何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课程背景】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领导人已经发出了动员令,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那么,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宏观大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会传导给每个企业、每个个体!当下,每个公司可能都会或正在经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有的企业因盲目的战略转型倒在了巨变的商业环境中,有的企业则因管理能力薄弱而死于内部失控;有的企业因没有做好股权设计而出现股东内讧,有的企业则因投资失败导致元气大伤。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是每个企业都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的风险管控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战层面,都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抓手。同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分析一些成功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去应对风险事件,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的规律与本质了解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掌握搭建公司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的方法,具备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掌握如何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其他核心高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是什么?5、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政策制度解析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2、《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4、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5、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三、风险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目标2、内部控制原则3、内部控制五要素4、风险评估的维度(1)行业特点(2)发展阶段(3)组织架构(4)业绩考核(5)信息系统(6)控制环境5、风险管理模式四、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1、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
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理解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是构建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企业为何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 保护企业资产: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保护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资产。
- 提升决策质量: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企业能够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从而降低经营的不确定性。
- 增强市场竞争力: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快速反应,抓住机遇,提升竞争优势。
风险的源头多种多样,包括外部经济环境、行业特性、政策变动等。理解这些源头,有助于企业在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管理的误区及内部控制
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例如低估风险、将风险管理视为合规问题等。有效的风险管理应关注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即从全面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影响。同时,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也至关重要。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政策制度,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政策制度解析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政策制度起到基石作用。以下是一些重要政策的解读:
-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为中央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强调风险管理应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合规管理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帮助企业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运营,降低法律风险。
-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监督,确保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具备应对能力。
- 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的核心变化:2019年至2023年期间,政策要求不断升级,强调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动机制。
- 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新的政策将推动企业在风险管理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强调数据透明和实时监控。
风险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
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时,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关键要素:
- 内部控制目标:明确控制目标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帮助企业设定清晰的方向。
- 内部控制原则:遵循科学的控制原则,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 内部控制五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个要素共同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 风险评估的维度: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组织架构、业绩考核、信息系统和控制环境等多个维度。
- 风险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模式,以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旨在帮助企业在面对各种风险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下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几个核心要素:
- 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通过整合资源和信息,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风险管理的整体效能。
- 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从全局出发,关注各类风险的交互作用,避免孤立处理单一风险。
- 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强调企业治理结构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治理机制保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企业发展阶段与风险管理体系的迭代更新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风险类型和管理需求各不相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应具备迭代更新的能力,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在创业阶段,企业可能更关注市场风险和融资风险;而在成熟阶段,则需要重点关注合规风险和运营风险。因此,管理层需要定期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结语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愈加严峻。构建一套适应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是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举措,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入理解风险管理的规律与本质,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企业能够在风高浪急、惊涛骇浪的环境中稳步前行,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