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有效应对重大风险的策略与方法解析

2025-02-02 16:41:57
3 阅读
风险管理体系

重大风险应对:构建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比以往更加严峻。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一号召不仅是对国家的动员令,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警示:在面对重大风险时,企业必须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

【课程背景】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领导人已经发出了动员令,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那么,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宏观大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会传导给每个企业、每个个体!当下,每个公司可能都会或正在经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有的企业因盲目的战略转型倒在了巨变的商业环境中,有的企业则因管理能力薄弱而死于内部失控;有的企业因没有做好股权设计而出现股东内讧,有的企业则因投资失败导致元气大伤。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是每个企业都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的风险管控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战层面,都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抓手。同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分析一些成功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去应对风险事件,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的规律与本质了解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掌握搭建公司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的方法,具备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掌握如何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其他核心高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是什么?5、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政策制度解析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2、《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4、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5、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三、风险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目标2、内部控制原则3、内部控制五要素4、风险评估的维度(1)行业特点(2)发展阶段(3)组织架构(4)业绩考核(5)信息系统(6)控制环境5、风险管理模式四、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1、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
wangyue 王悦 培训咨询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风险的有效管理。风险不仅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源于内部管理的失控。企业若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可能面临以下几种困境:

  • 战略转型失败:在经济环境变化时,许多企业盲目追求转型,导致战略失误,最终陷入困境。
  • 内部管理失控:管理能力薄弱的企业,可能因为内部协调不当而出现各类问题,甚至导致企业崩溃。
  • 股东内讧:企业在股权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股东间的矛盾,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 投资失败:在风险评估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可能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

因此,构建一套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了企业必须反复思考的问题。

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理解风险管理的规律与本质,是企业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以下是风险管理的几个核心要素:

1. 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以确保企业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损失的可能性。

2. 风险的源头在哪里?

风险的源头通常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市场变化、政策调整、技术进步等;内部风险则包括管理不善、资源配置不当、员工素质等。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全面识别这些风险源。

3. 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强调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结果和影响,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风险管理的误区

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过于依赖历史数据,忽视了风险的动态变化;或者将风险管理视为单一部门的工作,而非全公司的责任。这些误区会导致风险管理效果的降低。

5. 内部控制、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是相互关联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营效率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而风险控制则是通过识别和管理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三者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政策制度解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企业需了解相关政策制度。以下是一些重要政策的解读:

  •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提供了中央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和原则,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强调合规管理在风险控制中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企业如何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管理效能。
  • 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
  • 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为企业制定未来的内控体系工作提供了方向。

风险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关注多个关键要素:

1. 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进经营效率的提升等。

2. 内部控制原则

企业应遵循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等原则,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顺利实施。

3. 内部控制五要素

  • 控制环境: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控制环境的基础。
  • 风险评估:定期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 控制活动: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 信息与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各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 监督: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4. 风险评估的维度

风险评估应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组织架构、业绩考核、信息系统与控制环境等。通过全面的评估,企业能够对潜在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

5. 风险管理模式

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如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等,以确保管理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

全面风险管理不仅关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更强调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和治理视角。企业应从整体上考虑风险管理的价值,通过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结论

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企业必须重视重大风险的应对,通过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在面临风高浪急的时代,企业的风险管理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发展的保障。唯有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企业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