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风险应对:构建稳健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当今社会,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挑战。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这一背景不仅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企业如何应对这些重大风险,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课程背景】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领导人已经发出了动员令,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那么,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宏观大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会传导给每个企业、每个个体!当下,每个公司可能都会或正在经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有的企业因盲目的战略转型倒在了巨变的商业环境中,有的企业则因管理能力薄弱而死于内部失控;有的企业因没有做好股权设计而出现股东内讧,有的企业则因投资失败导致元气大伤。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是每个企业都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的风险管控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战层面,都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抓手。同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分析一些成功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去应对风险事件,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的规律与本质了解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掌握搭建公司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的方法,具备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掌握如何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其他核心高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是什么?5、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政策制度解析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2、《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4、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5、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三、风险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目标2、内部控制原则3、内部控制五要素4、风险评估的维度(1)行业特点(2)发展阶段(3)组织架构(4)业绩考核(5)信息系统(6)控制环境5、风险管理模式四、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1、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
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在讨论重大风险应对策略之前,了解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至关重要。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企业在面对危机时的应急反应,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规划。
- 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保护企业资产,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有效识别、评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降低损失的可能性。
- 风险的源头在哪里?风险的源头多种多样,包括市场波动、法律法规变化、技术进步等。企业需要全面了解这些风险的来源,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 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即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企业应以长远利益为导向,而非仅仅关注短期的收益。
- 风险管理的误区,许多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往往存在片面化和短视化的倾向,忽视了对全局的综合分析。
- 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政策制度解析
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时,了解相关政策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对一些重要政策的解读:
-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该指引为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框架和方向,强调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合规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建立健全合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
-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 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中央企业的内控政策经历了重要的调整,企业应及时跟进这些变化,确保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 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展望未来,企业需关注新的内控要求,以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
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时,需要关注以下关键要素:
- 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风险管理的起点,企业需设定清晰的控制目标,以指导后续的管理活动。
- 内部控制原则: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合理性、有效性和适应性,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内部控制五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要素相辅相成,是构建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 风险评估的维度: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关注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组织架构、业绩考核、信息系统和控制环境等多个维度。
- 风险管理模式: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模式,如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结合,以适应企业的具体需求。
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
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
- 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通过整合不同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形成合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 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关注企业在不同层面的风险,确保全面覆盖。
- 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建立完善的风险治理结构,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企业如何应对重大风险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挑战,企业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重大风险。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分享:
- 敏捷战略转型: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具备敏捷的战略转型能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快速调整战略,抓住市场机遇。
- 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企业应对风险至关重要。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内部控制流程,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内部失控的风险。
- 健全股权结构:合理的股权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股东之间的内讧,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 科学投资决策:在投资方面,企业应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评估,避免因盲目投资而导致的损失。
结论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挑战层出不穷。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风险,更能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学习和掌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战经验,企业能够在风高浪急的商业海洋中乘风破浪,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在未来的日子里,企业需要持续关注风险管理的变化与发展,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