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全面解析战略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与实践

2025-02-02 16:16:44
3 阅读
战略风险管理

战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

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变。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与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企业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中,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任何战略决策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而如何有效管理这些风险,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课程背景】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领导人已经发出了动员令,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那么,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宏观大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会传导给每个企业、每个个体!当下,每个公司可能都会或正在经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有的企业因盲目的战略转型倒在了巨变的商业环境中,有的企业则因管理能力薄弱而死于内部失控;有的企业因没有做好股权设计而出现股东内讧,有的企业则因投资失败导致元气大伤。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是每个企业都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的风险管控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战层面,都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抓手。同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分析一些成功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去应对风险事件,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的规律与本质了解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掌握搭建公司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的方法,具备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掌握如何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其他核心高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风险的定义与类别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1)什么样的风险会让企业管理层寝食难安(2)黑天鹅(3)灰犀牛(4)藏酉猴(5)小白兔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1)风险零容忍观念(2)风险管理与业务割裂(3)静态风险管理(4)过度依赖量化方法5、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二、风险管理基础理论1、风险管理基本框架(COSO、ERM)2、《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指引》解读3、风险类型详解(1)战略风险(2)运营风险(3)财务风险(4)市场风险(5)合规风险4、风险识别与评估5、风险应对策略三、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1、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四、全面风险管理流程1.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2. 风险识别与分析3. 风险评估与优先级排序4. 制定并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及方案5. 监控风险及风险应对效果6.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过程7. 内部控制体系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五、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构建1、风险管控机制的选择2、企业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责任与参与机制3、建立全员风险管理文化六、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wangyue 王悦 培训咨询

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了解风险的定义与类别。一般而言,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损失或负面影响。风险的来源可以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策变动、市场波动等,也可能是内部管理的不足,例如团队协作不力、决策失误等。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具备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做好应对风高浪急的准备。

  • 黑天鹅事件:指那些不可预测且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 灰犀牛事件:指那些明显存在但常常被忽视的风险。
  • 藏猿猴事件:指那些潜伏在表面之下的风险。
  • 小白兔事件:指那些看似无害但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

理解这些风险的不同类型,有助于企业在战略规划中设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目标。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将潜在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内,确保决策的全面性与前瞻性。同时,企业还需认识到风险管理的误区,例如过度追求风险零容忍、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割裂、静态风险管理及过度依赖量化方法等,这些误区都可能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偏差。

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在深入了解风险的本质后,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当前,广泛使用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COSO框架和ERM框架。COSO框架强调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而ERM框架则注重全面识别和管理各类风险。

此外,企业还需关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解读,确保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遵循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识别与评估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应通过风险识别工具和评估模型,深入分析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与合规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

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论

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价值协同与总体视角。企业应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此外,治理视角也不可忽视,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明确各层级的责任与权利,确保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落地。

风险管理的流程

有效的风险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明确风险管理的方向与目标,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 风险识别与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识别潜在风险。
  • 风险评估与优先级排序: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 制定并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及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 监控风险及风险应对效果: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过程: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与改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 内部控制体系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内部控制体系为风险管理提供了保障,确保企业在风险管理中不偏离轨道。

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构建

企业在构建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时,应考虑风险管控机制的选择。不同规模与行业的企业,其风险管理机制应有所差异。企业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责任与参与机制也需明确,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形成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通过建立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识别与应对潜在风险。在这方面,一些标杆企业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它们通过一体化风险管理,成功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竞争力。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上,更在于其管理文化的持续改进与创新。

总结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与瞬息万变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战略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风险的深入理解与全面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保障。

建设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管理工具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企业应积极探索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风高浪急的商业环境中,稳健前行,迎接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