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舞弊查处: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采购环节的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采购不仅涉及到企业的资金流动,更是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采购舞弊的现象日益严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因此,加强采购审计工作,及时查处采购舞弊,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的重要任务。
【课程背景】采购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采购工作做不好,意味着公司经营活动的半壁江山出现了问题,因此对采购活动开展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是极为必要、也是极为重要的。采购审计工作就是对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和监管的工作,以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经济效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采购审计对采购工作的合规合法推进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能够提高采购活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更好的开展采购审计工作,对采购活动的每个重要环节都考虑周全,为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价值增值!【课程收益】了解采购环节失控的的危害掌握采购审计常用的技巧和工具掌握采购各个环节的风险点掌握采购各环节的审计方法掌握采购舞弊问题的查处方法【课程对象】内部审计部门全员、内控合规部门全员、监察部门全员【课程时间】6小时【课程大纲】一、采购审计的重要性1、采购问题是企业的生死问题2、采购审计是规范采购活动的重要手段3、案例:大疆为何死盯采购部?二、十大采购关键环节及常见风险1、内控机制:健全么?2、采购计划:科学么?3、采购合同:严谨么?4、采购招标:合规么?5、供货商选择:可靠么?6、采购数量:适当么?7、采购价格:合理么?8、采购质量:达标么?9、物资保管:安全么?10、结算付款:严格么?三、两大采购审计模式1、项目管理式审计2、过程参与式审计四、六大采购审计要点1、编制专项采购审计工作计划(1)考虑不同物资的比重和特点(2)考虑内部控制环境的重大变化(3)考虑物资采购的改进空间(4)考虑采购风险因素(5)获取采购相关制度规定(7)熟悉前期物资采购审计工作成果(8)掌握外部信息资料(9)小结:主要审计方法2、对采购计划进行审计(1)采购计划程序(2)采购计划依据(3)采购计划执行(4)采购计划价格(5)采购计划数量(6)采购方式选择(7)小结:主要审计方法3、对招标程序进行审计(1)供方资源管理(2)采购方式(3)投标人审定(4)招标文件管理(5)评标标准确定(6)评标评委选择(7)开标程序(8)评标程序(9)定标程序(10)小结:主要审计方法4、采购合同审计(1)合同签订的合规性(2)采购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同内容的合法性(3)采购合同的执行结果(4)采购合同的管理程序(5)小结:主要审计方法5、采购价格审计(1)价格标准(2)价格信息系统(3)调价管理机制6、采购计划执行(1)采购方式和供货商改变(2)价格偏差(3)质量检验(4)计量不实(5)票据真伪(6)付款节奏(7)结算合规性(8)小结:主要审计方法五、采购审计与反舞弊1、采购是舞弊行为高发领域2、舞弊的特点和舞弊理论(1)舞弊的特点(2)舞弊理论一:舞弊三角(3)舞弊理论二:GONE3、采购审计反舞弊的“三板斧”(1)死盯“机会”(2)重视“压力”(3)把准“动机”4、案例:供应商与采购人员合谋舞弊案5、采购审计处理舞弊问题的注意事项(1)审计人员反舞弊面临的法律风险(2)审计人员判断是否合法的简单原则(3)审计人员可能面临的其他风险(4)风险预防与控制
采购审计的重要性
采购问题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采购审计则是规范采购活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采购过程的全面检查、评估和监管,审计工作能够有效防范和发现采购中的问题和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保障合法性:采购审计确保企业的采购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审计发现采购环节的浪费和不合理之处,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
- 提升采购效率:审计工作有助于识别和解决采购中的瓶颈,提升整体采购效率。
例如,某知名无人机制造企业大疆(DJI)就曾因采购环节的失控而受到市场的关注,其内部审计部门在发现采购舞弊后,迅速采取措施,整顿采购流程,最终有效遏制了舞弊行为的蔓延。
十大采购关键环节及常见风险
在采购活动中,企业需关注以下十大关键环节及其潜在风险:
- 内控机制: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采购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 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采购的效率和经济性。
- 采购合同:合同的严谨性和合规性是保障采购活动合法性的基础。
- 采购招标:招标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是防止舞弊的重要环节。
- 供货商选择:供货商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采购物资的质量和安全。
- 采购数量:采购数量的适当性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 采购价格:价格的合理性是确保企业利益的关键。
- 采购质量:物资的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
- 物资保管:采购物资的安全保管是防止损失和浪费的重要措施。
- 结算付款:结算付款的严格性关系到资金的安全和管理。
采购审计模式与要点
采购审计分为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模式。项目管理式审计强调对采购项目的整体把控,而过程参与式审计则注重在实际采购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估。
六大采购审计要点
在进行采购审计时,需关注以下六大要点:
- 编制专项采购审计工作计划:根据不同物资的特点和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 对采购计划进行审计:审查采购计划的程序、依据、执行情况及价格和数量的合理性。
- 对招标程序进行审计:重点审查供方资源管理、评标标准以及招标文件的合规性。
- 采购合同审计:确保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法性,以及合同的执行结果和管理程序。
- 采购价格审计:关注价格标准、信息系统及调价管理机制的合规性。
- 采购计划执行审计:监控采购方式、供货商变化、价格偏差及质量检验等环节。
采购审计与反舞弊
采购领域是舞弊行为的高发地,审计人员需加强对舞弊行为的识别与防范。舞弊的特点包括隐蔽性、复杂性和高频性,了解舞弊理论是制止舞弊的第一步。
舞弊理论
- 舞弊三角:该理论强调舞弊行为的发生需具备机会、压力和动机三大要素。
- GONE理论:该理论则从“贪婪、机会、需要和逃避”四个维度分析舞弊行为的根源。
采购审计反舞弊的“三板斧”
企业在采购审计中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以有效防范舞弊行为:
- 死盯“机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减少舞弊的机会。
- 重视“压力”:关注员工的工作压力,及时疏导和解决。
- 把准“动机”:了解员工的动机,防止因利益驱动而产生的舞弊行为。
案例分析与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供应商与采购人员合谋舞弊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处理此类舞弊问题时,审计人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审计人员面临的法律风险:在查处舞弊时需确保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以免引发法律纠纷。
- 判断是否合法的简单原则:审计人员需遵循合规原则,确保审计行为的合法性。
- 其他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审计人员需具备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结论
采购舞弊的查处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采购审计,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采购环节中的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未来,企业应持续完善采购审计机制,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管与控制,确保采购活动的规范性和经济效益。
在这个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唯有通过严格的审计和合规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充分认识到采购舞弊查处的重要性,企业才能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