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规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采购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的重任。采购合规性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采购合规性的相关知识,对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内控合规部门及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背景】采购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采购工作做不好,意味着公司经营活动的半壁江山出现了问题,因此对采购活动开展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是极为必要、也是极为重要的。采购审计工作就是对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和监管的工作,以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经济效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采购审计对采购工作的合规合法推进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能够提高采购活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更好的开展采购审计工作,对采购活动的每个重要环节都考虑周全,为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价值增值!【课程收益】了解采购环节失控的的危害掌握采购审计常用的技巧和工具掌握采购各个环节的风险点掌握采购各环节的审计方法掌握采购舞弊问题的查处方法【课程对象】内部审计部门全员、内控合规部门全员、监察部门全员【课程时间】6小时【课程大纲】一、采购审计的重要性1、采购问题是企业的生死问题2、采购审计是规范采购活动的重要手段3、案例:大疆为何死盯采购部?二、十大采购关键环节及常见风险1、内控机制:健全么?2、采购计划:科学么?3、采购合同:严谨么?4、采购招标:合规么?5、供货商选择:可靠么?6、采购数量:适当么?7、采购价格:合理么?8、采购质量:达标么?9、物资保管:安全么?10、结算付款:严格么?三、两大采购审计模式1、项目管理式审计2、过程参与式审计四、六大采购审计要点1、编制专项采购审计工作计划(1)考虑不同物资的比重和特点(2)考虑内部控制环境的重大变化(3)考虑物资采购的改进空间(4)考虑采购风险因素(5)获取采购相关制度规定(7)熟悉前期物资采购审计工作成果(8)掌握外部信息资料(9)小结:主要审计方法2、对采购计划进行审计(1)采购计划程序(2)采购计划依据(3)采购计划执行(4)采购计划价格(5)采购计划数量(6)采购方式选择(7)小结:主要审计方法3、对招标程序进行审计(1)供方资源管理(2)采购方式(3)投标人审定(4)招标文件管理(5)评标标准确定(6)评标评委选择(7)开标程序(8)评标程序(9)定标程序(10)小结:主要审计方法4、采购合同审计(1)合同签订的合规性(2)采购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同内容的合法性(3)采购合同的执行结果(4)采购合同的管理程序(5)小结:主要审计方法5、采购价格审计(1)价格标准(2)价格信息系统(3)调价管理机制6、采购计划执行(1)采购方式和供货商改变(2)价格偏差(3)质量检验(4)计量不实(5)票据真伪(6)付款节奏(7)结算合规性(8)小结:主要审计方法五、采购审计与反舞弊1、采购是舞弊行为高发领域2、舞弊的特点和舞弊理论(1)舞弊的特点(2)舞弊理论一:舞弊三角(3)舞弊理论二:GONE3、采购审计反舞弊的“三板斧”(1)死盯“机会”(2)重视“压力”(3)把准“动机”4、案例:供应商与采购人员合谋舞弊案5、采购审计处理舞弊问题的注意事项(1)审计人员反舞弊面临的法律风险(2)审计人员判断是否合法的简单原则(3)审计人员可能面临的其他风险(4)风险预防与控制
一、采购审计的重要性
采购问题被视为企业的生死问题,采购环节的失控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引发法律纠纷与声誉危机。采购审计作为规范采购活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采购流程的系统审查,可以有效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采购审计保障合法性:确保采购过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 提升采购效率:通过审计流程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合规采购,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以大疆为例,其采购部门的严格审计和监控措施,确保了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这一案例表明,采购审计不仅是合规性的保障,更是企业战略成功的重要助力。
二、十大采购关键环节及常见风险
在采购过程中,存在多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合规性风险。以下是十大关键环节及其潜在风险:
- 内控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防范风险。
- 采购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 采购合同:合同条款是否严谨,是否存在漏洞。
- 采购招标:招标过程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
- 供货商选择:供应商的可靠性如何,是否有不良记录。
- 采购数量:采购数量是否适当,是否存在过度采购。
- 采购价格:价格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市场行情。
- 采购质量:采购物资的质量是否达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 物资保管:物资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损失风险。
- 结算付款:付款流程是否严格,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在审计过程中,充分识别这些风险点,可以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两大采购审计模式
采购审计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
- 项目管理式审计:对特定项目进行全面审计,确保各项流程和操作符合规定。
- 过程参与式审计:在采购流程中实时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两种审计模式各有优劣,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审计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审计效果。
四、六大采购审计要点
在进行采购审计时,需关注以下六大要点,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 编制专项采购审计工作计划:需考虑不同物资的比重和特点,以及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
- 对采购计划进行审计:审查采购计划的程序、依据和执行情况,确保其科学性。
- 对招标程序进行审计:重点关注供方资源管理、评标标准和开标程序的合规性。
- 采购合同审计: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条款的完备性。
- 采购价格审计:对价格标准、价格信息系统进行审查,确保价格合理。
- 采购计划执行审计:监控采购方式和供货商的变化,确保质量和结算合规性。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关注,审计人员可以全面掌握采购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
五、采购审计与反舞弊
采购领域往往是舞弊行为的高发区域,因此,加强对采购审计与反舞弊的结合至关重要。
- 舞弊的特点:包括隐蔽性、复杂性和持续性,审计人员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 舞弊理论:如舞弊三角理论和GONE理论,帮助审计人员理解舞弊行为的成因。
- 反舞弊的“三板斧”:重点关注机会、压力和动机三方面,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对舞弊行为的深入分析和有效应对,审计人员能够在采购审计中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采购审计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采购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降低风险:
- 法律风险:审计人员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审计活动的合法性。
- 判断合法性的原则:应以事实为基础,遵循简单原则进行判断。
- 其他潜在风险:包括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
- 风险预防与控制: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提前识别并控制风险。
总结来说,采购合规性不仅关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系统的采购审计,可以有效识别和控制合规风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企业应不断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专业能力,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与透明度,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