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解读:提升内部审计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内部审计的角色愈发重要。许多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尤其是在发现问题和识别潜在风险方面。尽管他们在财务审计方面经验丰富,但在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逻辑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构建一套高效的审计思维体系,成为提升审计效果的关键。
【课程背景】很多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最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明明我工作很努力却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明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却没有发掘出问题背后的重大风险?其实,大部分内审人员都是财务审计出身,财务功底相对扎实,但是在涉及到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业务中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逻辑缺乏深刻的认识,缺乏系统性的业务审计思维,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审计失败的风险。当下,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当中,业务发展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内部审计要想牢牢把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必须要有一套高效发现问题的“道、法、术、器”。本课程致力于讲授如何打造内部审计人员的“道、法、术、器”,帮助内审人员练升级思维体系、练就火眼金睛、高效发现问题,以实现提升审计效率和企业价值增值的双赢!【课程收益】了解审计人员工作成效不高的原因掌握如何构建高效审计思维体系掌握成为高效审计人员所须具备的能力素质掌握重要业务循环的风险特点理解开展数智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内部审计部门全员、内控合规部门全员、监察部门全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内审人员之惑:1、为什么发现不了或者错过有价值的问题?2、工作成果不显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二、能力提升之“道”:打造高效的审计思维体系1、对被审计对象的多维立体化诊断(1)行业特点:个性化的行业风险特征是什么?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2)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蕴藏的风险有什么区别?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3)组织架构:组织缺陷的风险意味着什么?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4)业绩考核:拽着自己的头发能够离开地面?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5)信息系统:系统彼此割裂还是相互穿透?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6)控制环境:如何顺应变化设计控制环境?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2、以不变应万变:“三板斧”的解读3、实战案例:“三板斧”如何深挖线索三、能力提升之“法”:高效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1、关于内部审计:如何理解不同的声音?2“五力模型”:高效能审计人员必备的五种能力案例精讲3、“多元思维”:高效能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案例精讲4、“价值判断”:高效能审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标准案例精讲四、能力提升之“术”1、采购管理:我的地盘我做主?——合规当先案例精讲2、销售管理:花式营销乱人眼?——读懂政策案例精讲3、存货管理:品类繁多无头绪?——辨明去向案例精讲4、资金管理:人人都想分杯羹?——重在监督案例精讲5、财务管理:涂脂抹粉显太平?——全面体检案例精讲五、能力提升之“器”1、数智化审计的重要性2、数智化审计的逻辑3、数智化审计体系的搭建入门
一、内审人员面临的困惑
很多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 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即使工作努力,仍然难以揭示出关键风险。
- 工作成果不显著的原因是什么?内审工作常常被认为是形式化,缺乏实质性成果。
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内审人员的思维方式与能力素质。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内审人员需要系统性地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在审计思维、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等方面。
二、提升能力的“道”:打造高效审计思维体系
提升内审人员能力的首要步骤是建立一个高效的审计思维体系。这包括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多维立体化诊断,确保对行业、发展阶段、组织架构、业绩考核、信息系统和控制环境等方面的全面理解。
1. 行业特点
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风险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不断更新知识,内审人员可以更好地识别行业风险,做到未雨绸缪。
2. 发展阶段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风险各不相同,内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审计策略。
3. 组织架构
组织缺陷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审计人员需关注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确保各部门间的协作顺畅。
4. 业绩考核
过于苛刻的业绩考核可能导致员工的短视行为,内审人员应关注考核机制的合理性。
5.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割裂或者穿透性差,可能导致数据的失真,审计人员需关注信息系统的整合性。
6. 控制环境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也需随之调整,内审人员应具备顺应变化的能力。
三、以不变应万变:“三板斧”的解读
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时,内审人员可以采用“三板斧”的方法,这是一个有效的审计工具,帮助内审人员深入挖掘潜在线索,实现问题的高效发现。
1. 板斧一:深入分析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内审人员可以识别出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例如,分析财务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可能揭示出潜在的财务舞弊行为。
2. 板斧二:实地访谈
与相关人员的访谈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3. 板斧三:流程审查
对企业内部流程的审查,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识别出流程中的漏洞和不合规之处,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四、提升能力的“法”:高效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要成为高效的审计人员,除了必须掌握审计技能外,还需具备以下能力素质:
1. 理解不同声音
内部审计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倾听和理解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
2. 五力模型
高效能审计人员应具备五种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内审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 多元思维
在复杂的审计环境中,内审人员需要具备多元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发现潜在风险。
4. 价值判断
高效能审计人员需具备良好的价值判断能力,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提升能力的“术”
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内审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审计技巧,以提高审计效率。
1. 采购管理
对于采购管理的审计,内审人员需重点关注合规性,确保采购流程的透明和合法性。
2. 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中的审计需关注政策的解读,确保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遵循相关法规。
3. 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的审计需关注存货的去向和流转,确保存货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4. 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的审计需重点关注资金的流动和使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5.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审计需进行全面体检,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六、提升能力的“器”:数智化审计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审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内审人员应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智化审计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
1. 数智化审计的逻辑
数智化审计通过数据分析、智能化工具和技术手段,提升审计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2. 数智化审计体系的搭建
内审人员需掌握数智化审计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步骤,确保审计过程中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结语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内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掌握高效的审计思维体系,灵活运用“三板斧”等审计工具,以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通过数智化审计的实施,内审人员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实现审计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双赢。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