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有效提升企业效益的风险管理审计策略解析

2025-02-02 18:08:56
2 阅读
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与实践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多重风险挑战。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与合规经营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强化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强化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审计的法规政策,对审计的覆盖范围、审计内容、实施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严格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准确把握最新政策精神、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高效开展现场审计、精准识别问题与责任、撰写高质量审计报告、有效推动审计整改与成果运用等。本课程的目的旨在帮助广大审计人员深入理解政策法规,提升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增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企业经济管理和监督体系。【课程收益】理解最新的审计政策法规,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求掌握审计实施方案制定方法掌握审计的专业技术与方法理解审计中的问题发现与责任认定原则掌握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方法【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全体人员、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全体人员【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最新审计政策解读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解读2、2022年-2024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的解读3、《“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解读4、《中央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工作规则》5、《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6、《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7、《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1、关于内部审计:如何理解不同的声音?2“五力模型”:高效能审计人员必备的五种能力案例精讲3、“多元思维”:高效能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案例精讲4、“价值判断”:高效能审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标准案例精讲三、内部审计实务案例精讲1、从了解被审计对象开始(1)行业特点:个性化的行业风险特征是什么?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2)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蕴藏的风险有什么区别?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3)组织架构:组织缺陷的风险意味着什么?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4)业绩考核:拽着自己的头发能够离开地面?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5)信息系统:系统彼此割裂还是相互穿透?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6)控制环境:如何顺应变化设计控制环境?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2、采购管理审计:我的地盘我做主?——合规当先案例精讲3、销售管理审计:花式营销乱人眼?——读懂政策案例精讲4、存货管理审计:品类繁多无头绪?——辨明去向案例精讲5、财务管理审计:涂脂抹粉显太平?——全面体检案例精讲6、经济责任审计:头戴紧箍莫乱来!——红线底线案例精讲7、数智化审计(1)数智化审计的逻辑(2)人工智能技术(3)数据准备(4)智能审计方法及建模案例(5)数智化审计体系的搭建入门(这些实务模块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授课时间的比重调整)四、审计整改1、审计整改对企业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持续改进的意义2、审计发现问题的类型与特征(1)三重一大类问题(2)内部控制缺陷(3)财务报告错误与舞弊风险(4)运营效率与效果问题(5)风险管理漏洞3、审计问题整改策略与方法(1)“三重一大”类问题整改(2)内部控制缺陷整改(3)预算管理类问题整改(4)物资采购及招投标类问题整改(5)财务类问题整改(6)运营类问题整改(7)法规遵从性问题整改4、持续改进与文化培育(1)建立常态化的审计问题跟踪与预防机制(2)促进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企业管理制度与流程优化(3)倡导开放、透明的审计文化,鼓励全员参与审计监督与改进工作
wangyue 王悦 培训咨询

一、风险管理审计的背景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审计的法规政策,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审计的覆盖范围、内容、实施程序和结果运用,还强调了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准确把握最新政策精神,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高效开展现场审计,精准识别问题与责任等。这些挑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风险管理审计的核心内容

  • 最新审计政策解读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了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审计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人员需紧跟政策动态,理解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求。

  • 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
  • 高效能的审计人员需具备“五力模型”中提出的五种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及道德素养。这些能力不仅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也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质量。

  • 内部审计实务案例
  • 通过对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深度分析,审计人员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此外,审计的实务案例精讲帮助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审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

三、审计整改的重要性

审计整改是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审计整改不仅有助于企业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还是持续改进的基础。

  • 审计问题的分类
  • 审计发现的问题通常可以分为三重一大类问题、内部控制缺陷、财务报告错误与舞弊风险等。准确识别问题的类型,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整改策略。

  • 整改策略与方法
  •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例如,针对“三重一大”类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决策程序和加强监督管理来进行整改。

四、持续改进与文化培育

建立常态化的审计问题跟踪与预防机制,是促进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企业管理制度与流程优化的有效途径。同时,倡导开放、透明的审计文化,鼓励全员参与审计监督与改进工作,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五、数智化审计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智化审计逐渐成为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智能审计方法及建模案例的应用,审计人员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问题识别与整改方案制定。

  • 数智化审计的逻辑
  • 数智化审计强调数据驱动,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提升审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还能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帮助审计人员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六、提升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提升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是确保审计结果公正、公平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审计实施方案的科学制定,审计人员能够有效规划审计流程,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审计中的问题发现与责任认定原则也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关键。

通过本次培训,审计人员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政策法规,掌握专业技术与方法,还能提升自身在风险管理审计中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

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严格的审计要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风险管理审计将继续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