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强化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更是对领导干部经济管理能力和责任的综合评估。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理解和落实审计要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强化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审计的法规政策,对审计的覆盖范围、审计内容、实施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严格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准确把握最新政策精神、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高效开展现场审计、精准识别问题与责任、撰写高质量审计报告、有效推动审计整改与成果运用等。本课程的目的旨在帮助广大审计人员深入理解政策法规,提升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增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企业经济管理和监督体系。【课程收益】理解最新的审计政策法规,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求掌握审计实施方案制定方法掌握审计的专业技术与方法理解审计中的问题发现与责任认定原则掌握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方法【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全体人员、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全体人员【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最新审计政策解读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解读2、2022年-2024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的解读3、《“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解读4、《中央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工作规则》5、《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6、《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7、《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1、关于内部审计:如何理解不同的声音?2“五力模型”:高效能审计人员必备的五种能力案例精讲3、“多元思维”:高效能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案例精讲4、“价值判断”:高效能审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标准案例精讲三、内部审计实务案例精讲1、从了解被审计对象开始(1)行业特点:个性化的行业风险特征是什么?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2)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蕴藏的风险有什么区别?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3)组织架构:组织缺陷的风险意味着什么?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4)业绩考核:拽着自己的头发能够离开地面?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5)信息系统:系统彼此割裂还是相互穿透?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6)控制环境:如何顺应变化设计控制环境?附案例讲解,定期更新2、采购管理审计:我的地盘我做主?——合规当先案例精讲3、销售管理审计:花式营销乱人眼?——读懂政策案例精讲4、存货管理审计:品类繁多无头绪?——辨明去向案例精讲5、财务管理审计:涂脂抹粉显太平?——全面体检案例精讲6、经济责任审计:头戴紧箍莫乱来!——红线底线案例精讲7、数智化审计(1)数智化审计的逻辑(2)人工智能技术(3)数据准备(4)智能审计方法及建模案例(5)数智化审计体系的搭建入门(这些实务模块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授课时间的比重调整)四、审计整改1、审计整改对企业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持续改进的意义2、审计发现问题的类型与特征(1)三重一大类问题(2)内部控制缺陷(3)财务报告错误与舞弊风险(4)运营效率与效果问题(5)风险管理漏洞3、审计问题整改策略与方法(1)“三重一大”类问题整改(2)内部控制缺陷整改(3)预算管理类问题整改(4)物资采购及招投标类问题整改(5)财务类问题整改(6)运营类问题整改(7)法规遵从性问题整改4、持续改进与文化培育(1)建立常态化的审计问题跟踪与预防机制(2)促进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企业管理制度与流程优化(3)倡导开放、透明的审计文化,鼓励全员参与审计监督与改进工作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背景与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不仅关乎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审计的法规政策,这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审计的覆盖范围、审计内容、实施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都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 强化监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旨在通过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审计,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促进其依法依规行使权力。
-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识别和解决问题,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经济管理水平。
- 提高透明度:审计结果的公开与利用提升了政府和企业的透明度,增强了公众对政策的信任。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流程
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这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现场审计的开展、问题的识别与责任的认定以及审计报告的撰写与整改措施的落实等环节。
1. 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计划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明确审计目标、内容和方法。审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组织架构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2. 现场审计的开展
现场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环节。审计人员需要通过访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收集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信息。现场审计的高效开展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3. 问题的识别与责任的认定
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准确识别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认定。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责任的认定不仅涉及经济损失的追责,更关乎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4. 审计报告的撰写与整改措施的落实
审计报告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成果,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整改措施的落实是确保审计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的重要环节。
三、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发现与责任认定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问题的发现与责任的认定是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审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与判断。
- 三重一大类问题:包括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审计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关注。
- 内部控制缺陷:审计人员应识别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分析对经济责任的影响。
- 财务报告错误与舞弊风险:审计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防范舞弊风险。
四、经济责任审计的长效机制建设
为了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建立长效机制至关重要。长效机制不仅包括审计整改措施的落实,也涉及到审计文化的培育和审计成果的运用。
1. 审计整改的意义
审计整改是提升企业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审计整改,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管理水平。
2. 审计问题的类型与特征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问题的特征,以便采取相应的整改策略。常见的问题类型包括内部控制缺陷、财务报告错误、运营效率问题等。
3. 审计整改策略与方法
审计整改的策略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常见的整改策略包括针对“三重一大”问题、内部控制缺陷、预算管理等进行专项整改。
4. 持续改进与文化培育
建立常态化的审计问题跟踪与预防机制,促进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企业管理制度与流程的优化。同时,要倡导开放、透明的审计文化,鼓励全员参与审计监督与改进工作。
五、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经济责任审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数智化审计将成为未来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审计人员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 数据准备与智能审计方法:建立完善的数据准备机制,运用智能审计方法,提升审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 审计体系的搭建:构建完善的数智化审计体系,有助于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水平。
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承担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强化权力监督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理解政策法规、掌握审计实施技能,审计人员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持续改进审计方法与技术,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长效机制建设,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