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有效风险应对策略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2025-02-02 16:00:06
2 阅读
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应对策略:在复杂环境中构建企业韧性

在当今全球化、数字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30日的讲话中提到,当前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这一信息不仅对国家层面产生影响,更直接传导至每一个企业和个体。因此,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应对风险,构建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了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课程背景】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领导人已经发出了动员令,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那么,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宏观大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会传导给每个企业、每个个体!当下,每个公司可能都会或正在经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有的企业因盲目的战略转型倒在了巨变的商业环境中,有的企业则因管理能力薄弱而死于内部失控;有的企业因没有做好股权设计而出现股东内讧,有的企业则因投资失败导致元气大伤。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是每个企业都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的风险管控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战层面,都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抓手。同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分析一些成功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去应对风险事件,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的规律与本质了解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掌握搭建公司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的方法,具备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掌握如何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其他核心高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风险的定义与类别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1)什么样的风险会让企业管理层寝食难安(2)黑天鹅(3)灰犀牛(4)藏酉猴(5)小白兔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1)风险零容忍观念(2)风险管理与业务割裂(3)静态风险管理(4)过度依赖量化方法5、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二、风险管理基础理论1、风险管理基本框架(COSO、ERM)2、《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指引》解读3、风险类型详解(1)战略风险(2)运营风险(3)财务风险(4)市场风险(5)合规风险4、风险识别与评估5、风险应对策略三、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1、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四、全面风险管理流程1.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2. 风险识别与分析3. 风险评估与优先级排序4. 制定并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及方案5. 监控风险及风险应对效果6.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过程7. 内部控制体系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五、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构建1、风险管控机制的选择2、企业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责任与参与机制3、建立全员风险管理文化六、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wangyue 王悦 培训咨询

一、风险的定义与类别

了解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通常可以被定义为未来不确定事件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战略风险:涉及企业战略方向的选择和实施可能带来的损失。
  • 运营风险:与日常运营活动相关的风险,如生产中断、供应链问题等。
  • 财务风险:包括市场波动、融资成本上升等可能影响企业财务健康的因素。
  • 市场风险:指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影响。
  • 合规风险:与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不符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

二、风险的源头与识别

企业管理层需要深刻理解风险的来源,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风险的源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 黑天鹅事件:指那些极不可能发生但一旦发生便会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
  • 灰犀牛事件:那些明显存在但常被忽视的风险,比如行业趋势变化。
  • 藏酉猴:指那些潜在风险在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 小白兔:看似无害,但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变成威胁的风险。

通过对这些风险源头的识别,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为后续的风险应对策略打下基础。

三、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

一旦识别了风险,企业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风险避免:通过改变计划来避免风险的发生。
  • 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例如通过保险或外包。
  • 风险减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影响程度。
  • 风险接受:在评估风险后决定不采取任何措施,接受潜在后果。

四、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合规管理则侧重于遵循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在开展业务时不侵犯相关法律规定。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五、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时,企业应当了解一些基本理论和框架,例如COSO和ERM框架。这些框架为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思路,有助于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六、全面风险管理流程

构建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

  •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明确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基本方针和目标。
  • 风险识别与分析:系统地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进行深入分析。
  • 风险评估与优先级排序: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其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进行优先级排序。
  • 制定并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及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并进行实施。
  • 监控风险及风险应对效果:持续监控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过程: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

七、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构建

在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以确保各层级的管理责任和参与机制。企业应该确定风险管理的责任人,并在各个层级上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这种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高层领导的支持,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八、标杆企业的实践案例

在实际商业环境中,有些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实践获得了成功。例如,某知名科技公司在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通过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识别出潜在的市场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市场调整策略,成功实现了业务的稳定增长。这样的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九、总结与展望

面对复杂的风险环境,企业需要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构建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策略,不仅能帮助企业在风高浪急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更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战层面,企业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在未来的商业环境中,风险管理将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整个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每位员工都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的实践中,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