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构建高效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安全性与稳定性

2025-02-03 04:53:39
6 阅读
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风险管理已成为必要之举。202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本文将围绕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培训课程的相关内容,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课程背景】202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有力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加快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近年来,由于内控体系跟随风险变化动态调整不及时或执行不到位,而导致单位陷入危机的案例不胜枚举。对标世界一流,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需要按照国务院作为《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本课程目标旨在阐述风控、内控、合规“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思路,帮助学员全面提升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的实战能力和水平。【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规律与本质,以及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从而助力企业搭建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强化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了解标杆企业一体化的风险管理做法,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赋能并创造价值【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内部审计部门全员、内控合规部门全员、监察部门全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风险的定义与类别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5、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二、政策制度解析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2、《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4、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5、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三、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目标2、内部控制原则3、内部控制五要素4、风险评估的维度5、业务流程的关键四、一体化风险管控方法论1、一体化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五、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wangyue 王悦 培训咨询

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首先,了解风险的定义与类别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

  • 风险的定义:风险通常被定义为未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的结合,风险的存在是企业运营的常态。
  • 风险的类别:根据不同的标准,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类型。

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明确风险的源头,这通常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管理缺陷、技术进步等因素。理解这些源头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当前的风险,还要具备前瞻性,能够预测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误区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管理效果不佳。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低估风险的潜在影响,或者过于依赖历史数据进行判断而忽视了未来变化的可能性。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确保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

政策制度解析

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政策和制度的支持至关重要。《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及《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实施,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 政策解读:这些政策文件明确了中央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 核心变化:2019年至2023年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的政策要求发生了核心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 2024年新要求:针对2024年,政策提出了新的内控体系工作重点,企业需紧跟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一体化的风险管控体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内部控制目标: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以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风险的有效管理。
  • 内部控制原则:遵循相关的内部控制原则,如可行性、有效性和适当性,确保内部控制的科学性。
  • 内部控制五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活动,这五要素共同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
  • 风险评估的维度: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企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及其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 业务流程的关键:建立健全业务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风险都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一体化风险管控方法论

一体化风险管理的理念强调不同管理模块之间的协同与整合。在这一框架下,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的风险管控。

  • 价值协同:通过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实现风险管理的价值提升。
  • 总体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风险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协调一致。
  • 治理视角:关注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确保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的有效结合。

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在实践中,一些标杆企业在一体化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企业通过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内部挑战。

这些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通常包括:

  • 全面风险识别:通过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 科学的风险评估: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
  • 高效的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风险能在可控范围内。
  • 持续的监控与反馈:建立风险监控机制,确保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整。

这些实践不仅为企业降低了风险,还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总结

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潜在的挑战。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合规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能够建立起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应关注政策的变化与行业的动态,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在变化的环境中稳步前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强化风险管理不仅是响应政策要求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期待更多企业能在风险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功。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