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宋逸之:战略工作坊—企业顶层设计与盈利性增长战略制定

宋逸之老师宋逸之 注册讲师 608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3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战略规划

课程编号 : 611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中高层干部、战略规划/发展/投资部门人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大多数中国企业过去近40年享受的宏观红利和产业红利已经见顶,由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益式内涵增长,企业的增长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埋头拉车,抬头看天,“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但当前大多数企业由于对环境变化不敏感,顶层设计缺失导致企业战略模糊和转型升级艰难甚至失败。

本课程属于轻咨询和定制化培训产品,通过高度结构化设计和系统化工具导入,帮助你简单高效地完成公司战略规划制定,使你的战略规划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掌握战略规划制定的思想、理念、方法与技巧,分阶段分模块输出定制化成果,不仅能规划公司战略蓝图和实现蓝图的路径,使公司发展问题得以解决与落实,从此有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赢在顶层设计——这是本课程最大的价值所在。

 

课程收益:

● 打通宏观和微观的隔阂,从宏观机遇把握到微观落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落地性强的企业战略规划。

● 掌握一套科学的战略规划逻辑及内容纲要和如何高效收集分析数据和资料的方法。

● 学会如何选择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战略工具进行资料的分析,以及如何正确地战略思考、分析和战略创新

● 掌握一套可操作的战略分解、实施、监督、评估、修正体系。

● 提升集团整体战略素养和战略动态管理能力,培养一支具备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管理的内部人才队伍。

 

课程特色:

● 结构化、系统化、工具化,将看似高大上和空洞的战略问题变成一套有章可循、逻辑简单的战略思维和分析方法。

● 定制化和落地性强。一切从企业问题出发,只讲干货,只研究实际问题,输出的成果直接可进入操作环节。

● 互动性和参与感高。讲师也是教练,通过课程环环相扣和剥丝抽茧的问题和议题设计,辅之结构化工具,确保所有学员深度参与,头脑风暴式进行高频碰撞,让培训成为一种深度思考和带来高质量输出的方式。

 

课程模型:

 

课程时间:3天2夜,白天6小时/天+晚上3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干部、战略规划/发展/投资部门人员(人数<30人)

课程方式:理论讲授+分组研讨+沙盘模拟+方案输出+实战分解

 

课程大纲

第一步:前置诊断,设计作战蓝图

1. 企业资料收集分析

2. 调查问卷发放&分析

3. 中高层电话访谈

4. 案头分析

 

第二步:知己知彼,明确增长方向

一、看形势

1. 战略思考原点

1)原点1: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中美博弈

案例:华为“英雄磨难”

2)原点2: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战略

案例:被时代抛弃的贵人鸟

3)原点3: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案例:成都地震预警系统

4)原点4:消费升级与用户主权回归

案例:28年戛然而止的中国汽车业

2. 重塑企业战略认知与体系

1)企业增长乏力与面临的宏观问题

2)从机会驱动到战略驱动

3)战略解读1:当下的行动

4)战略解读2:解决业务发展的层次性

5)战略解读3:上下同欲、同频共振

6)企业战略应该避免的8大乱象

7)用战略明确企业增长方向

二、理产业

1. 产业链

1)产业现状分析:存量博弈下的大整合

2)细分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

3)产业链5种力量的分析

4)产业链变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2. 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2)行业结构与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3)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4)行业竞争力要素变化

5)行业发展趋势与机会

三、盘资源

1. 财务资源评估

2. 人力资源评估

3. 物质资源评估

4. 技术资源评估

5. 网络资源评估

6. 隐性资源评估

四、审业务

1. 业务与服务描述

2. 业务发展现状分析(营收增长、盈利能力、现金流、分产品、分客户、分区域贡献比)

3. 业务模式对比分析

4. 核心竞争要素对比评估

5. 业务痛点及应对

五、盯客户

1. 客户类型及特征

2. 客户业务需求构成及变迁

3. 客户分布及贡献分析

4. 客户开发策略及反思

5. 客户痛点及回应

六、比对手

1. 未来目标

2. 当前战略

3. 假设预期

4. 实力对比

5. 反应预测

研讨会1:如何挖掘增长机会

1. 宏观红利与产业机会

2. 行业构成及上下游话语权

3. 典型模式典型企业分析

4. 核心竞争要素及变迁

5. 行业集中度CR3/竞争程度

6. 利润水平分配

7. 客户需求变化

8. 新技术变化

9. 是否有新的进入者/替代品

10. 是否有新的商业模式

 

第三步:集思谋划,梳理具体打法

一、定战略

1. 明确愿景与使命

2. 清晰战略定位

3. 确定战略目标

4. 选择战略实现途径

5. 制定关键战略举措

二、构模型

1. 识别业务底层逻辑

2. 构建增长通用财务增长公式

3. 设计业务增长模型

4. 寻找并分解增长源

三、挖存量

1. 增收创利

1)现有客户的挖潜

2)现有市场外的挖潜

3)现有产品外的挖潜

2. 降本增效

1)砍掉一切浪费的支持

2)流程再造:优化-固化-持续优化

3)战略性采购优化

4)管理创新

5)制度优化与执行

6)考核指引:价值认同与分配

四、找增量

1. 产品升级

1)现有产品的新技术升级

2)全新产品:面向全新市场/全新客群

2. 模式升级

1)新的收入结构

2)新服务/新模式

3)价值链重构

3. 战略升级

1)同心圆新产业:产业链协同

2)产业转型:逐渐退出现有萎缩性产业

五、优组合

1. 模式组合

2. 业务/服务组合

3. 客户组合

4. 收入/利润结构组合

六、细策略

1. 业务开发策略

2. 运营管理策略

3. 职能保障策略

研讨会2:如何实现可盈利性增长

1. 评估战略导向和定位

2. 优化与细化业绩增长模型

3. 创新增长结构

4. 挖掘新的增长源

5. 导入具体增长策略

 

第四步:善战速胜,保障结果交付

一、钉目标

1. 财务目标及分解

2. 运营目标及分解

3. 管理目标及分解

二、配资源

1. 财务资源

2. 人力资源

3. 物质资源

4. 组织资源

三、定激励

1. 明确考核导向

2. 制定考核体系

3. 清晰考核办法

4. 运用考核结果

四、领任务

1. 配合实现高层的目标、策略、实现自己部门的任务

2. WBS工作分解结构

3. 制定项目工作技术书

4. 明确告知任务完成的期限、职责、考核标准及能够提供的资源支持

5. 能成为下属行动的依据及评价下属工作成果的基准

6. 目标多路径图(战略解码/策略解码)技巧

五、抓落实

1. 行为导航—关键行为节点检查

2. 纠正偏差—及时辅导回归轨迹

3. 例会报告—高效会议集思广益

六、做复盘

1. 回顾过程,衡量结果

2. 倾听自评,反思原因

3. 探究规律,动态推演

4. 改善提案,优化行动

宋逸之老师的其他课程

• 宋逸之:新时期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
课程背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始了以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为目标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2016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突出了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十九大再次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创新与产业链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2020年6月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策应国家主体战略,强化规划战略引领作用,突出主业实业优化升级,积极推动重组整合,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本课程针对政府领导干部、国有企业中高管理层等对象,全面解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思维、新趋势、新特征、新视野和新对策,回答和解决以下关于国企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什么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深刻认识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如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课程收益:● 全面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大背景。● 掌握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本质与特征。● 了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挑战与机遇。● 掌握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的新动力新奥秘。● 理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操作路径。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党政领导干部、金融和大型制造业等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课程方式:讲演结合+案例研讨+互动研讨+情景操练等,根据学员类型和学习风格做相应的调整。 课程大纲第一讲: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与发展:中国为什么存在国企一、国企的诞生与发展历程1. 引言:盐铁大辩论的桑弘羊三问2. 全球国有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1)17-20世纪:少数领域发挥作用2)1914-1945:发展工业和克服危机有效手段3)1945-20世纪80年代:战后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4)20世纪80年代-2004:国有企业私有化5)2004年至今:再国有化应对危机3. 中国国企发展历程与历史背景1)国企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2)建立了中国的工业基础,为改革开放做了环境条件准备3)纳入政府预算体系,成为减税的有力支撑二、中国国企的历史贡献1. 促进后发国家快速工业化,健全工业体系2.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3. 完善国民经济体系4. 维护国家安全5. 增强综合国力6. 提供好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机会 第二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迫切性:国企为什么要改革一、三个基本命题与评判原则1. 三个基本命题1)国企是不是垄断2)是不是效率很低3)该不该存在2. 四个评判原则1)经济上合理2)理论上科学3)实践上可行4)国际上认可二、国企改革与中国改革进程的呼应1. 重要节点与抓手1)扩大自主权2)厂长负责制3)企业破产4)股份制试点5)用人双轨制6)供销挂钩2. 经验总结1)摸着石头过河2)螺旋式上升3)实践为先,理论滞后4)局部与碎片式5)由易到难,逐步进入深水期三、国企深化改革的迫切性1. 内部环境与要求2. 外部因素与压力3. 十八大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1)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 十九大基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供给侧改革2)混合所有制3)国企兼并重组 第三讲:国企特点与改革着力点:国企改革存在什么问题一、两个普遍矛盾与理论解释1. 经济活动中企业与政府的矛盾2. 经营活动中所有者与代理人的矛盾二、国企经营问题表现1. 效率问题:回报率的比较2. 动力问题:激励机制与激励风险3. 权力问题:用人机制与决策矛盾4. 创新问题:综合因素合力三、十大问题及改革着力点1. 所有者缺位的解决2. 多重目标的平衡3. 战略管理不清晰的纠偏4. 评价标准不统一的修正5. 运营效率不高的破解6. 战略创新不够的改善7. 杠杆过高、债务风险的杜绝8. 管理者及人才培养选拔的优化9. 激励机制改革的创新10. 党的全面领导的落实 第四讲:基本原则、目标、方向、路径与重点:国有企业改什么和如何改一、目标1. 目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 方向:以混和所有制为手段,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管理关系,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员工活力,从而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3. 三大内容1)混合所有制2)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3)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1. 所有权主体与股权结构2. 如何建立高效董事会与董监高的选择、任用、考核3. 集团责权体系设计与集团总部的职能部门如何设计4. 内控制度的构建执行、评估复盘与迭代优化5. 外部监管机制构建三、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1.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2.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的途径3.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体制四、如何建立国企现代企业制度1.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2.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3.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五、如何激活国企经营活力1. 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分类分层管理制度2.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3. 实行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4. 如何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5. 如何进行员工持股制度改革六、如何强化竞争力:三大战略议题1. 增强主营业务(布局新兴产业、寻求价值链升级)2. 产业配套升级与数字化转型3. 全球化布局与“一带一路”战略落地
• 宋逸之:中美关系与国际政治经济分析
课程背景:随着国际秩序变化和中国力量崛起,中美关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很大成都上决定世界政治和经济走势。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里,美国作为当前超级强国,在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通过直接或间接传导机制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正确解读中美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全球政治经济未来趋势的判断和所做的战略与政策应对。中美关系回不去了?中国有巨大的市场,脱钩无所谓?拜登新政府上台后,中国可以缓和一下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本课程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分析框架,结合国际政治变局、国际贸易、产业变迁等维度,从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军事等方面,深入研判当前中美关系的博弈焦点,中美政策的互动和应对,并将视角落到中国自身的发展战略,帮助学员提升视野,强化认知,洞察机会。 课程收益:● 全面精练了解近70多年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与变化,理解中美关系背后的驱动因素和演变路径。● 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渊源及角色变化背后的结构性力量,梳理当前中美博弈的不同表现和本质。● 掌握作为中美关系的延伸和博弈的中东与东北亚地缘政治,从而深刻理解当前中国外交政策和地缘政治战略的原因。● 理解中国国内改革开放40年和当前面临的安全挑战的内外动因,掌握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脉络及战略意图。● 全面了解为应对“黑天鹅”事件及国际变局,启动“内循环为主体”战略的背景、原因、目标和关键举措。结构化掌握中国应对百年变局和国际政治关系变化的战略举措,确保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安全局势。 课程特色:● 视角独特,视野宽阔。跨界融合政治、社会、历史、技术、文化等要素,将看似庞杂的信息纳入更为宽广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多维度、跨学科、系统化分析政治经济现象和政策,既有站位高远的宏观分析,又有细致落地的微观佐证,使得课程”有料、有趣、有用“,帮助学员提高认知、开拓视野、强化素养。● 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鉴于讲师个人复合型的职业经历,课程有机融合对比中美之间的宏观、产业、企业层面的解读,融会贯通,信息量庞大,帮助学员立体化理解,提高学员的微观问题解决能力和机会的转化能力。● 真佛只说家常话:通过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技术,幽默诙谐的授课风格,将实时发生的政治经济现象和背后的逻辑,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发学员极强的场景感、代入感和共鸣感。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总裁班学员课程方式:讲演结合+案例研讨+互动研讨 课程大纲第一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的转型与挑战一、二战后的全球经济政治秩序与博弈1. 美国二战后崛起的背景、成因与影响2.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三阶段3. IMF/WB/WTO构建世界经济体系4.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的开始二、金融危机后的国际经济格局1. 西方的动摇与东方的上位2. 蝴蝶效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3. “逆全球化”挑战4. 美国重返亚太再平衡与TPP背后的世界贸易规则重塑5. 复杂形势中的中国角色转变三、百年未有之政治变局1. 本质:国际秩序转型与原因2. 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及世界格局重塑3. 全球政治格局:1VS3的“斗地主”4. 中美关系三阶段:从合作到遏制5. 特朗普冲击与世界经济政治政策拐点6. 未来判断:十大趋势 第二讲:中美关系演变及中国应对一、世界丛林法则1. 消费国:G7+盎克鲁撒克逊人+犹太人2. 生产国:中国+东南亚3. 资源国:非洲+南美洲二、中美表层博弈:贸易之争1. 贸易顺差导致的中美失衡2. 贸易战的背后:产业链从互补到冲突3. 世界制造业竞争格局4. 中美生产要素差异与产业对比三、中美中层博弈:老大之争1. 工业:工业化4.0 与中国全赛道优秀选手2. 科技战的对决:5G与华为有多么重要3. 金融:人民币国际化、SWIFT与CIPS、数字化货币DCEP4. 军事:工业效率支撑下的崛起5. 中美博弈的其他角斗场:香港/台湾/中印/朝鲜半岛四、中美底层博弈:体制之争1. 美国的起源与体制构建2. 从美苏对抗看体制优劣:资源配置效率之争3. 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国家治理能力构建与输出4. 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与指向5.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五、中美关系走向研判1. 中美脱钩结果预演与反推2. 终局:修昔底德陷阱?3. 应对:和而备破第三讲:地缘政治与当前国际政治热点分析一、中东政治地缘问题分析1. 宗教与利益的混合体2. 美国逻辑与三次战争3. 美国、俄罗斯与中国的博弈与诉求二、东北亚局势与走向1. 东北亚问题的由来与政治经济格局2. 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局势的主要表现及原因3. 东北亚六方力量博弈与诉求4. 美国对东北亚的控制战略与影响5.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变化 第四讲:中国当前经济安全挑战一、改革开放40年的得与失1.两个背景交代1)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成果、困局1)被动式改革的历史背景案例: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深圳蜕变2)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路线案例:凤阳花鼓摇响全国背后的心酸3)上一轮经济改革的后遗症案例:华北地下水之殇二、4大内困:中国经济增长问题表现与本质1. 要素驱动失灵:劳动力优势消失、货币滞胀2. 结构性失衡:不充分与不平衡3. 风险累积:房地产泡沫与债务隐患4. 渐进式改革的后遗症:动力不足三、深化改革寻找新引擎1. 中国新社会主要矛盾:不平衡不充分与中等收入陷阱2. “帕累托改进”的改革困局3. 改革三大焦点:政府VS市场、国有经济VS私有经济、公平VS效率4. 供给侧改革与三大攻坚战四、2020回顾:中国的“熬”与西方的“熬”1. 疫情对经济的双向影响2. 六稳与六保的逻辑与抓手3. 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五、特殊2021及背后内涵1. “十四五”开局之年2. “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3.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六、2021经济增速预测与宏观政策1. 有望持续复苏:7-8%2. 宏观政策正常化3. 消费引领增长4. 投资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七、2021年三大风险点1. 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强硬共识,联合盟友制衡中国  2. 疫情形势仍存在反复风险3. 流动边际收紧,谨防触发重大金融风险八、中国经济疫情下半场怎么走1. 做好继续打硬仗的准备2.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3. 以有效投资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五、经济安全战略回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WTO后外循环的得与失1. 最大受益者:高卖低买2. 短板:出让权利+失去科技能力二、启动内循环的直接原因:过剩产能无法通过外部市场消化1. 借鉴1:德国消化过剩产能:军工+海外打劫2. 借鉴2:美国消化过剩产能:中产阶级+国转民3. 内卷化=低层次循环三、内循环不等于闭关锁国1. 内循环目标:穷人国家补,富人国内花;科技要突破,进口要替代2. 内循环核心: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3. 内循环动力:内需+开放四、内循环3条主线及机会1. 消费内循环:消费回补+境外消费回流+消费升级2. 科技内循环:半导体+生物医药+云计算3. 周期内循环:军工+建筑材料五、内循环主要战略举措1. 资源稳定:加强粮食、能源生产2. 国防稳定:加强军工、重工建设3. 金融稳定:加强外汇、黄金控制4. 科技补短:关键产业链关键环节大规模国产替代案例:华为“南泥湾项目”和“塔山计划”5. 转移需求:扩大内需消费6. 转移重心:从沿海到内陆案例:喀什的战略定位 第六讲:中国复兴与中长期战略抓手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向:体制优势发挥1. 体制优势的理论基点2. 双轮驱动:市场+市长3. 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强化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是一切的核心1. 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使命2. 经济总量与综合国力的辩证关系3. 中等收入陷阱的代价:拉美教训4. GDP增速能否企稳回升?5. 底气:中国经济的韧性三、抓手1: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与新兴数字技术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安全:国内与全球视角2. 制造立国:中国制造20253. 新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四、抓手2:区域增长极打造——3+X1. 从京津冀到雄安新区2. 从长三角到长三角一体化3. 从珠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4. 西部大开发:制造业的新“三线建设”5. 成渝+长江中游+黄河流域城市群五、抓手3: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全面开放之“走出去”与“请进来”1. “一带一路”倡议:国运30年2. 两种自贸区:18个FTZ和18个FTA3. 海南自贸港:服务业的新“三线建设”
• 宋逸之:全球视野下的新变局-新形态-新经济-新模式
课程背景:在国内外环境巨变中,我国经济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进程中,呈现一系列趋势性变化。在此背景下,“新常态”也会伴随新矛盾、新问题,“新常态”意味着新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新的动力的转换、新的发展模式的升级,这都需要我们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握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因素,以此来调整我们的战略方向,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本课程针对党政机关、企事业中高管理层等对象,通过数据化、结构化、图形化、案例化等形式,将中国宏观经济的过去背景、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演化和工业化4.0趋势,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课程帮助学员如何识别新技术变革和新工业革命带来什么结构性变化,以及如何影响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在此过程中如何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课程收益:★ 快速系统梳理新经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脉络,了解当前经济政策和社会热点背后的本质原因及逻辑关系。★ 掌握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的内在关联和影响中国未来20年经济社会变革的结构性力量,把脉中国新经济的驱动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 学会一套战略分析框架和商业模式创新方法论,实战性强,具有很强的转化能力和落地效果。★ 理清基于经济、产业、技术变革的投资方向,识别由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的的投资机会。 课程特色:● 从全球政经的新格局、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产业革命与数字技术的新经济、增长逻辑与运营提升的新模式四个维度,视野开拓,融合了经济、社会、历史、技术、文化等多元要素,跨学科、跨知识点整合,拓宽学员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构建宏伟的世界观,提升综合认知能力。● 从政策宏观、产业中观、企业微观三个层级立体化分析,结构化呈现政治经济技术发展的脉络、逻辑与规律,将现象与本质、认知观与方法论、战略与战术统一起来成为整体,帮助学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掌握“知道什么”与“如何做”的连贯体系。● 通俗易懂,真佛只说家常话。通过通俗易懂诙谐的语言、身边共同发现的经济现象,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在引起学员极强的代入感和共鸣的同时启发对未来的判断和投资选择。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民营企业负责人及中高层管理人员、mba及总裁班学员课程方式:讲演结合+案例研讨+互动研讨+情景操练等,根据学员类型和学习风格做相应的调整。 课程模型:课程大纲第一讲:新变局:全球政经的不确定性一、二战后的全球经济秩序与博弈1.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三阶段2. IMF/WB/WTO构建世界经济体系3.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的开始二、金融危机后的国际经济格局1. 西方的动摇与东方的上位2. 蝴蝶效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3. “逆全球化”挑战4. 复杂形势中的中国角色三、百年未有之政治变局1. 全球政治格局:1VS3 的“斗地主”2. 中美关系三阶段:从合作到遏制3. 中国入世,开始国运30年4. SWIFT VS CIPS5. 未来判断:十大趋势 第二讲:新形态:中国经济与产业研判一、深化改革寻找新引擎1. 中国新社会主要矛盾2. “帕累托改进”的改革困局3. 改革三大焦点:政府VS市场、国有经济VS私有经济、公平VS效率二、经济政策与改革脉络1.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1)弱化经济增长速度的背后2)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的突破3)强刺激后的系统性风险防范4)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2. 从要素、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1)要素驱动的底层逻辑改变2)货币强刺激的失灵3)“房住不炒”与房地产长效机制4)中国产业升级的价值链表现5)动力:新兴数字技术和产业数字化6)中美科技争夺焦点与中国反遏制应对3. 从供给侧改革到“双循环”战略1)战略基点:扩大内需2)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3)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的新逻辑4)内循环目标与关键举措5)内循环三条主线与机会三、从5大结构性力量看中国经济未来1. 力量1:体制力量——一体化组织动员能力2. 力量2:产业升级——制造业的价值链升级3. 力量3: 稳定器——房地产与金融4. 力量4: 经济增长极——城市群与超级城市化5. 力量5: 底盘——人口结构变化与危机 第三讲:新经济:5G技术集群与工业化4.0一、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1. 新技术革命的驱动因素2. 新技术发展基本特征1)综合化2)高速化3)计量化3. 人类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影响二、新经济内涵剖析1. 新的资源配置模式1)从拥有到使用2)从自建到整合2. 新的技术内生动力1)全球ICT发展2)中国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3. 新的产业发展模式4. 新的消费与就业模式5. 新的制度规则探索四、5G:工业化4.0的钥匙1. 从1G到5G的技术创新历程及影响2. 5G特征及发展现状:是对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面革新3. 5G的三大野心:VR、自动驾驶、IoT4. 5G从技术标准到产业化之争:中美欧三国杀5. 5G产业链分析及全球布局6. 5G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未来趋势分析五、IoT(物联网)1. IoT概念、特点、趋势2. 全球IoT总体情况及发达国家IoT发展战略3. 中国IoT产业链分析4. 消费IoT 应用与产业IoT应用5. 中国IoT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六、Blockchain(区块链)1. Blockchain概念、基本结构、关键机制与核心性质:如何创造信任2. Blockchain产业总体发展与政策影响3. Blockchain+跨境支付4. Blockchain+全球贸易物流5. Blockchain+供应来金融6. Blockchain+征信7. Blockchain前景展望 第四讲:新模式:思维变革与模式创新一、创新的逻辑1. 宏观:顶层制度设计创新2. 中观:产业选择与产业融合案例:美国的“A model”与日本的“J model”3.微观:4类创新1)技术创新案例:ARM——物联网皇冠上的明珠2)产品与服务创新案例:乔布斯重新定义手机3)流程创新案例:尚品宅配的供应链流程创新4)商业模式创新案例:360“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的商业模式二、创新方法论1. 市场要素变化与消费者变化2. 驱动力量1)新技术叠加/迭代案例:改变夏天的两个女人——Wi-Fi与空调发明者2)商业模式重塑案例:江小白的“情趣用品”3. 传统产业转型本质:对价值链挥刀自宫1)价值链重构:加一加(增加)、减一减(减少)、乘一乘(创造)、除一除(剔除)案例:如家4年4000店的“加减之道”2)商业模式画布: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案例:足球俱乐部的经营之道4. 中国的新经济蓝图1)互联网+2)制造业升级3)大消费、大农业、大金融、大健康、大文化、大流通四、商业模式的构成1. 商业模式内涵2. 商业模式特点3. 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4. 商业模式画布5. 商业模式逻辑: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五、新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1. 最具价值的三要素:用户、数据、服务2. 5G技术集群:智能底座、跨界融合3. 360:用流量入口延伸价值链4. 尚品宅配:利用技术驱动流程创新如何支持商业模式创新 第五讲:课程收尾1. 回顾课程2. 答疑解惑3. 布置作业4. 合影道别5. 课后服务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