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营销的转型之路
在当今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其运营策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于电子渠道来推动销售的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地运营其App和公众号,成为了实现业绩增长的核心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在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痛点,以及如何通过系统的运营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课程背景】
App和公众号目前作为移动公司主要的移动端电子渠道,负责着整体业绩。两者的运营核心都是要解决用户的拉新、成交转化、复购与增值等问题。那么,借助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实现以上目标?
本节课,将系统性分享如何借助“业务产品+技术工具+内容运营”三者的结合,帮助企业实现业绩的增长。
【课程收获】
n 了解C端用户运营的增长模型
n 掌握业绩增长的实现路径和策略
n 掌握核心要素的提升技巧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运营、直播运营、主播
【课程内容】
模块
标题
内容
1
运营增长模型解析
1. 运营的使命是实现业绩增长
(1)渠道模型:S(销售额)=S1+S2+...Sn(渠道)
(2)产品模型:S(销售额)=S1+S2+...Sn(产品)
(3)漏斗流量模型:S(销售额)=UV(流量)*CVR(转化率)*P(客户价值)
(4)用户价值分层模型:S(销售额)=S1(新客户)+S2(会员)+S3(VIP)+...Sn(会员等级)
(5)分形赋能模型:S(销售额)=N(数量)*S(标准销售人员的业绩)
2. 不同阶段运营模型解析
(1)初期阶段,构建打造爆款产品,架设渠道,借助漏斗流量模型实现新用户的获取
(2)中期阶段,构建分形赋能模型,依托媒体和社交裂变,完成用户的快速裂变增长
(3)后期阶段,构建用户价值分层模型,依托数据与内容,实现存量用户的价值增值和新业务开发
3. 探索要素,定位当前运营阶段
(1)行业竞争分析,从流量到存量私域的经营
(2)用户需求分析,内容服务与新业务的开拓
(3)内部能力分析,组织内部新型运营人才培养
【案例】咪咕音乐、樊登读书、历奇营地等运营增长模型解析
2
初期-漏斗流量模型,实现新用户获取
1. 爆款单品的打造
(1)产品价值主张
(2)产品结构:引流、爆品、利润款等
(3)卖点挖掘与卖点呈现
(4)物料制作技巧:图文撰写技巧与短视频、直播技巧
2. 全渠道铺设:电商+新媒体+组织内部社交
(1)传统电商渠道架设
(2)传统代理体系:网格矩阵
(3)新媒体布局:自媒体矩阵(短视频、直播)
(4)社交新零售:微信分销矩阵(朋友圈、视频号)
3. 活动策划与引流诱饵制造
(1)活动策划公式
(2)常见的活动策划的要素解析:产品、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时长、预热锁客、活动引爆等
(3)活动执行与项目管理
4. 私域“鱼塘”的设定(APP和公众号)
(1)提前搭建好“鱼塘”的意义
(2)“鱼塘”搭建的原则思考:用户体验与用户运营
(3)“鱼塘”的接口管理
5.渠道引流规则与导流设计
(1)电商导流到私域的路径设计
(2)网格矩阵导流私域的路径设计
(3)自媒体矩阵导流私域的路径设计
(4)社交新零售导流私域的路径设计
【案例】宝岛眼镜、良品铺子、樊登读书的漏斗模型解析
3
中期-构建矩阵化销售团队,快速裂变用户
1. 分形赋能模型(金字塔模型)解析
(1)一个中心,多个销售,赋能拉新
(2)PGC的类型:网格长、社区团长、分销员、自媒体达人(主播、博主、UP主等)
(3)赋能体系:工具+内容+客户管理
(4)分形赋能模型的核心思想解析
2. 网格长赋能型运营
(1)指导思想:强中心、强运营、强内容
(2)工具:微信公众号分销二维码+视频号矩阵+企业微信
(3)内容:工具培训+产品培训+活动策划+用户运营
(4)激励:任务考核、赛马绩效奖励、网格CEO化
3. 分销员赋能型运营
(1)指导思想:强中心、强内容、弱运营
(2)人群:社区团长、KOC、内部员工
(3)工具:微信公众号分销二维码+企业微信
(4)内容:工具培训+产品培训+活动策划
(5)激励:赛马绩效奖励
4. 主播达人赋能型运营
(1)指导思想:弱中心、强赋能、弱运营
(2)人群:主播达人(网格长、内部员工、KOC选拔及外部招募)
(3)工具:视频号、抖音快手
(4)内容:IP打造、短视频培训、直播带货技巧培训
(5)激励:赛马绩效奖励+其他
【案例】戈美琪、宝岛眼镜、内蒙移动、1919
4
后期-构建用户价值分层模型,实现精细化运营和客户价值重构
1. 用户价值分层
(1)用户价值分层运营的核心思想
(2)基于会员等级的分层
(3)基于RFM模型的分层
2. 基于会员等级模型的精细化运营
(1)游戏化运营-游戏任务驱动价值升级
(2)场景化运营-借助数字化系统完成内容分发
(3)社群化运营-游戏+内容,双驱动价值升级
3. 基于RFM模型的精细化运营
(1)借助RFM模型对用户进行分类
(2)借助数字化系统完成建模和数据收集
(3)借助数字化系统完成内容的定向分发
【案例】
历奇营地会员等级模型解析、中国电信借助RFM模型运营解析
企业面临的痛点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发现在用户获取、转化和维系方面遇到了显著的困难。这些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用户获取困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吸引新用户的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需要找到更高效的方式来获取新客户。
- 成交转化率低:虽然有大量的流量涌入,但转化为实际购买的用户却不多,如何提高转化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 复购率不足:吸引用户购买产品后,如何让他们再次光顾,是很多企业面临的挑战。
- 客户价值不足:如何提升用户的终身价值,尤其在用户流失严重的情况下,成为了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
综合来看,这些痛点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短期业绩,更对其长期发展构成威胁。因此,企业亟需一套系统化的运营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系统化运营策略的核心要素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挑战,企业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一套完整的运营策略。这些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 用户运营增长模型:企业需要深入了解C端用户的需求,通过建立科学的增长模型,帮助企业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
- 漏斗流量模型:通过漏斗流量模型,企业可以明确用户在获取、转化和复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优化每个环节的运营策略。
- 分层运营策略:将用户按照价值进行分层管理,通过精细化运营来提升用户的终身价值。
如何解决企业痛点
针对以上痛点,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其运营策略,实现业绩的提升:
1. 构建有效的用户获取渠道
企业在初期阶段,需要集中力量在用户获取上。通过构建全渠道铺设,包括传统电商、新媒体和社交平台,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新用户。同时,借助高效的活动策划与引流诱饵的制造,企业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曝光率和用户转化率。
2. 优化成交转化率
通过建立漏斗流量模型,企业可以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分析,从而找出转化率低的原因。无论是产品的价值主张,还是用户的购买决策过程,企业都应根据数据进行优化,提升成交转化率。
3. 提升复购率
复购率的提升需要企业在客户运营上进行长期投入。通过建立用户价值分层模型,企业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不同层级用户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措施,从而提升用户的复购率。
4. 重构客户价值
在后期阶段,企业应关注客户的长期价值。通过数据分析与用户行为研究,企业能够建立起基于RFM模型的客户价值分析体系,进而实现精细化运营,提升客户的终身价值。
课程的核心价值与实用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针对企业在数字化营销过程中所面临的痛点,构建一套系统化的运营策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短期业绩的增长,更能为其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涵盖了从用户获取、成交转化到复购率提升的全流程,结合了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得学员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平衡。通过对运营增长模型的深入解析,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进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策略。
此外,课程中还强调了用户价值分层的必要性,通过精细化运营来提升用户的终身价值。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将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综合来看,系统化的运营策略不仅是企业应对数字化挑战的有效武器,更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