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的企业内训师敏捷课程开发方案

2025-02-19 22:27:42
1 阅读
AI工具应用培训

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培训新模式:敏捷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在培训与人才开发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更高效、更灵活的培训方式来培养内部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敏捷课程开发,即借助AI工具来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效率,成为了企业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

【课程收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企业培训中已成为一种趋势,AI如何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培训师培养过程中,协助企业更加高效、创新和轻松的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产出企业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包:《课程开发说明书》、《教学设计表》、《课程课件》、《讲师手册》等,并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技能、教学效果、课件制作及展示等全方位技能的鉴定,快速甄选/认证/定级企业内训师,协助企业高效建立起一支擅开发,能站稳讲台的卓越内训师体系,从而为企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设计了借力AI工具的敏捷课程开发方案:3天2晚,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借力【AI工具】的敏捷课程开发授课+辅导+输出学员评估鉴定、定级【课程特色】1、现场出成果:运用“讲解+示范+练习+评审”的形式现场产出成果,避免后期无法落地2、务实出成果:所有产出的成果均来自于业务实践并回归业务落地3、批量出成果:能在课程现场借助AI工具轻松实现批量化产出经验化课件4、快速出成果: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快速产出成果5、快乐出成果:摒弃传统的枯燥式的课程设计开发思路,增强过程的愉悦【课程时间】2天2晚(核心产出+学会工具方法+核心成果现场输出)1天(学员评估鉴定、定级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输出成果】1、《课程开发说明书》包括:拟开发课程的标题、课程背景、学员对象、授课时长、教学目标、预设内容2、《教学设计表》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时长、课程测试题3、《课程课件》包括:基于岗位经验的可复制的授课PPT4、《讲师手册》包括:教学目标、方式、教学步骤、参考话术、过渡语句一、课前:调研并撰写:《课程开发说明书》初稿以个人/小组为单位调研并撰写《课程开发说明书》初稿:成果1:《课程开发说明书》模板                       二、课中:课程开发Ⅰ(12H)万课之源-分析课程需求1、锁定学习对象示范 : 应用AI ,快速生成学员对象调研问卷2、寻找绩效差距流程诊断法:按照流程逐一寻找学员现状问题要素诊断法: 按照要素逐一寻找学员现状问题小工具1:学员绩效现状问题收集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v观察法:现场观察学员状况或(包括做神秘访客)。v访谈法:与管理者或学员面对面交流。示范 : 应用AI ,快速生成访谈问卷模板问卷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小工具2:问题描述4W技巧Who、 When/Where、What举例:员工在与人交流时由于不会有效倾听,导致沟通不畅3、界定学习内容小工具:课程内容简易分类表练习:培训对象撰写(二)灵魂所在-精准撰写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的价值决定内容取舍、规范教学活动、提供评估依据、指导讲师授课2、学习目标的分级学习目标的撰写行为动词+宾语=学习目标行为动词:描述预期的认知结果的行为表现型动词宾语(概念或技能):指动作(动词)的接受者,描述学员预期习得的或建构的内容举例: (学员能够)列出提升消费者活跃度的6个技巧(学员能够)简述分档规则及终端价值识别标准(学员能够)识别零售客户的业态类型小工具:目标动词参照表简化表       练习:撰写精准的教学目标(三)取之有道-萃取学习要点1、打通两个通道A. 流程步骤法(显性)基本思路:按常规的操作步骤进行萃取方法特点:路径清晰,按标准步骤操作,采用动宾结构清晰表述示范:应用AI,采用流程步骤法萃取内容 B.成功要素法(显性)基本思路:基于背后的成功经验要点萃取方法特点:角度多,启发思考的全面性示范 : 应用AI ,采用成功要素法萃取内容 2、运用MECE法则ME法则:知识点要相互独立,不要出现重叠,一个序号下只讲1个内容,特别提醒此环节提取学习要点,而不是课程的细节点,萃取时建议5-7点,颗粒度要均匀。CE法则:知识点萃取要穷尽(穷尽是一种理念,并不代表必须萃取所有内容),为确保无遗漏,每个目标至少萃取出5-7点为佳,但不要为了凑数出现层级混乱。(四)巧妙排序—学习要点排序1、层级清晰 2、数量有度3、逻辑排序(1)重要性排序:按重要程度排序讲解,先说最重要的。比如按老弱病残孕优先落座,就是一个重要性顺序。(2)对比式排序:通过对比分出异同,有利于认识共性与个性。(3)三W式排序:通过三个维度系统性介绍所要讲的内容W: why,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背景、现状、意义)W:what,认知这个内容(概念、特点、构成、区别)W:how,如何做好这个内容(方法、流程、操作要点)(4)矩阵式排序:寻找衡量内容的两类指标维度,使用十字矩阵图形式传达课程内容(5)递进式排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发展规律及逻辑关系,一层一层地安排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6)顺序式排序(流程顺序):分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流程和步骤,按照完成某任务的先后顺序找出关键环节,每个环节是学习中的一个模块。顺序式排序(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指的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精准的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也可宏观使用。(7)并列式排序:内容不分主次,没有严谨的前后逻辑关系,抓住相关的核心要点进行展示。(8)空间式排序: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五)化繁为简- 学习要点加工1、概念化。对大段文字进行加工,保留关键字、词,简化信息,对大段文字进行浓缩,确保干净清爽,一目了然,方便记忆与传播2、口诀化。对大段文字进行加工,提取朗朗上口的新词句,简化信息,方便记忆与传播3、模型化。建模是人类大脑的天性使然,是对信息进行多线索加工的一种方式4、工具化。将复杂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成相关工具,方便学员课上学习与课后转化(六)有趣有用——教学设计1、课程名称设计A. 对象+主题。对象和内容非常明确。B. 对象+量化主题。不仅包含主题和对象,还把课程内容量化。C. 双标题。一个标题不足以表达时,可以用双标题的方式,主标题引起兴趣,辅标题表明对象和主题。练习:为自己的课程设计标题2、课程开场教学设计练习:设计开场的练习(3)课程传递教学设计(4)课程收尾教学设计A.理性层面:重新归纳主要要点;使用模型提炼B.感性层面:全感官冲击;期望和行动《课程教学设计表》模板 示范 : 应用AI ,撰写案例 示范 : 应用AI ,撰写单元测试题 (七)落地成金——PPT课件制作一键制作PPT示范 : 应用AI ,一键制作PPT                               教学PPT快捷工具——iSlide讲师手册(备注版)制作。包括:教学时长、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步骤、参考话术、过渡语句举例:1.所用时长:20分钟2.教学目标:学员能够运用相关技巧处理课堂常见异议3.教学方式:提问+讲授+举例+示范+邻座交流4.教学步骤:4.1 培训师向全场发问,课堂上老师遇到学员提出的哪些异议时容易拖延教学时间4.2 培训师播放幻灯片,强调常见有四种场景需要注意4.3 培训师讲解第一种场景并举例说明,通过现场示范讲解关键点,请学员记笔记4.4 培训师讲解第二种场景并举例说明,通过现场示范讲解关键点,请学员记笔记4.5 培训师讲解第三种场景并举例说明,通过现场示范讲解关键点,请学员记笔记4.6 培训师讲解第四种场景并举例说明,通过现场示范讲解关键点,请学员记笔记4.7 培训师组织邻座交流,并对课程要点进行强调,加深学员印象5.参考话术:案例1:比如:在讲《问题分析与解决》课程的时候,我讲了这个方法之后,学员说:“我有不同的看法。”我反馈:“好的,我们允许有不同的见解”......认真倾听学员分享后,我反馈:“很不错的方法,大家又多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思路,感谢我们这位伙伴的分享。”......6.过渡语句:各位伙伴了解了怎样处理因以上原因学员出现异议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做个练习。二、课程开发Ⅱ(晚上6H)每个开发小组共同完成《课程开发说明书》、《教学设计表》、《课程课件》、《讲师手册》撰写练习,讲师随堂对学员进行辅导。课后鉴定认证(6小时)(一)成果汇报评估每位学员上台进行【5分钟说课展示】/【10-15分钟授课展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安排。说明:1、说课展示:围绕《课程开发说明书》、《教学设计表》展开,说明开发题目、背景、教学目标、课程大纲、对应教学方法、测试题等。2、授课展示:学员在鉴定现场进行一个知识点的授课展示。要求:(1)讲授1个授课中/工作中的知识点(2)着装:着装正式(3)场地:教室/会议室/会场(4)呈现:全身出境(见以下图示)、脱稿(二)评委团评审1、评鉴目标:选拔各层级培训师(储备培训师、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序号选拔培训师类别平均评估分数备注1储备培训师≧60分选拔的培训师类别以及平均评估分数,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或者增加评估维度,如:培训师业绩表现得分占比、目前授课课时及好评度等权重,综合评估;储备培训师为评估不合格的潜力培训师,可以参加后续的TTT培训班继续深造。2初级培训师61-70分3中级培训师71-80分4高级培训师≦80分2、评鉴内容:评委团进行评分及选拔,评估维度参考如下:评分项目评分要素课程目标(20分)知晓目标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为课程设立了明确的授课目标和单元目标课程结构(15分)课程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具体课程内容顺序明确,逻辑清晰课程各部分的内容相互独立且不相交叉教学内容(10分)1.教学内容正确,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注重能力培养。2.教学内容实用,符合生产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3.教学内容逻辑性强,符合学员认知规律。4.教学信息量适中,与课程目标一致。教学过程(15分)1.教学过程完整,时间安排合理。2.教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衔接紧凑,过渡自然。3.教学方法运用合理,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难点。4.教学互动性好,注重引导学员思考,参与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技能(20分)1.教态自然大方,仪表端庄、稳重,肢体语言运用恰当。2.语言精炼准确,富于激情,普通话标准,无不良习惯用语。3.理论知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驾驭课堂能力强。4.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熟练,辅助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效果(10分)1.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达到预期培训效果。2.教学手段、形式有创新,互动有特色,小结精炼,重、难点突出。课件制作及展示(10分)1.界面效果好,设计布局合理,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洁。2.媒体形式多样,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选用符合内容主题,协调适当,有必要的交互。3.课件展示流畅,演示操作规范,辅助教学效果有创新,无失误。评鉴流程:每位学员展示结束后,评委团进行提问/打分,并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点评。
liyizhuo 李一卓 培训咨询

企业面临的痛点

在现代企业中,培训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提升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然而,许多企业在实施培训时面临以下几大痛点:

  • 培训内容滞后:大多数企业的培训内容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员工培训后无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 课程开发周期长:传统的课程开发流程复杂,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资源,降低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 教师能力参差不齐:企业内部的培训师水平不一,缺乏系统的评估与认证机制,影响了培训质量。
  • 学习效果难以评估:许多企业在培训结束后,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无法真正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

这些痛点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也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企业亟需一种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课程质量的培训解决方案。

敏捷课程开发的解决方案

借力人工智能工具的敏捷课程开发方案,正是针对上述痛点而提出的,它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设计和实施培训课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快速生成课程内容:通过AI技术,企业可以迅速生成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内容滞后问题。
  • 批量化课程输出:AI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批量开发出多门课程,大幅度提升了课程开发效率。
  • 系统化评估机制:课程结束后,企业可以借助AI工具进行学员评估与认证,确保培训效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
  • 提升培训师能力: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企业可以有效提升内部培训师的能力,建立一支优秀的内训师队伍。

如何实现敏捷课程开发

敏捷课程开发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需求分析

首先,企业需要对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锁定学习对象并明确课程目标。这一过程可以通过AI生成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课程内容能够精准对接学员的实际需求。

2. 教学目标设定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成功的基础。企业应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可测量性与可达成性。

3. 内容萃取与排序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企业应通过多种方法萃取学习要点,并进行合理排序,以便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内容。

4. 课程设计与实施

企业可以利用AI工具设计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开场设计、教学方法、收尾总结等,确保课程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同时,课程的实施环节也应注重互动,提升学员参与感。

5. 评估与反馈

课程结束后,企业应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借助AI工具收集反馈意见,以便于后续课程的优化与改进。

核心价值与实用性

敏捷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更是一种颠覆传统培训思维的创新实践。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效率:通过AI工具的运用,企业可以大幅度缩短课程开发周期,提高培训效率。
  • 增强灵活性:敏捷课程开发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 提升培训质量: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评估机制,确保了培训内容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从而提升培训质量。
  • 培养内部人才:通过构建优秀的内训师体系,企业可以有效地培养内部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企业培训中,敏捷课程开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其不仅能帮助企业高效解决培训中的痛点,还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唯有积极拥抱这种新模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