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企业培训面临着工学矛盾的问题:员工常常因工作繁忙而无暇参加长时间的面授培训,而内训师开发课程又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微课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微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培训的效率,还能够满足员工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课的制作流程,帮助企业内训师及微课开发人员快速掌握这一技能。
微课的起源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和碎片化,微课应运而生。它以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常见的有PPT式、录屏式、录像式、拍摄式、动画式和综合式等类型。了解微课的特点和类型是制作微课的基础。
微课制作可分为设计和制作两个主要阶段。在设计阶段,内训师需要明确课程的需求、目标、主题和结构。在制作阶段,则需要依次进行PPT制作、解说词撰写、配音录制和视频导出等步骤。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在制作微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微课的需求。微课需求的来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对以上需求的分析,可以确保制作的微课能够切实解决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明确微课的目标是设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标与目的的区别在于,目标是具体的期望结果,而目的则是更宏观的方向。为了确保微课的目标清晰,内训师需掌握知识的三大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设定学习目标。具体的目标描述需包括:
确定微课的主题是设计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步骤。选择主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通过规范的主题设定,可以为后续的内容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课的结构化设计是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结构化的优点在于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微课内容的四大结构包括:
一旦设计阶段完成,接下来便是实际的制作过程。PPT式微课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PPT是微课制作的核心工具,其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多个版本:
解说词是微课内容传达的重要工具,其撰写需遵循以下原则:
配音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通常由文字转语音或真人配音两种方式实现。配音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完成PPT和解说词后,需要将所有内容整合成视频。导出视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微课制作完成后,内训师应对其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学员的评价和反馈,可以不断改进微课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评估的方式可以包括问卷调查、面对面反馈等,以便深入了解学员的学习体验和需求。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培训形式,通过短小精悍、灵活易学的特点,为企业培训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内训师需要明确需求、设定目标、选择主题和结构,并通过优化PPT、撰写解说词、配音录制和视频导出等步骤,完成高质量的微课制作。掌握微课的制作流程,将为企业内部知识的传递和员工技能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