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内训师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许多内训师在完成初级培训后,虽然掌握了课程开发的基础流程,但在课程的逻辑性、实用性以及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方面仍存在不足。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学员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度、理解度以及技能掌握程度。因此,设计一门有效的课程大纲,帮助企业内训师提升其课程开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的开发旨在解决企业内训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引入敏捷式和迭代式的课程开发模式,结合脑科学、教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等理论,课程将帮助内训师在实际授课中更加灵活、有效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
另外,考虑到企业内训师的实际需求,课程设计中将强调练习的充分性、工具模板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员将通过参与实际练习和案例分析,掌握课程开发的各个步骤、方法和工具,把隐性的经验转化为显性的课程。
精品课程开发分为三个步骤:谋篇布局、开发教学和配套试讲。在这三个步骤中,内训师将系统地学习如何从需求分析到课程大纲的编写,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课件的制作,全面掌握课程开发的技能。
谋篇布局是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关键在于明确课程的需求和目标。在这一步,内训师需要了解培训需求的四大来源,包括组织方面、岗位方面、个人方面和环境变化。此外,培训需求分析的八大方法将帮助内训师更有效地识别学员的实际需求。
明目标的过程则帮助内训师区分目的与目标,掌握如何描述知识类、技能类和态度类课程的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学员将有机会完善自己的课程目标。
在开发教学环节,内训师将学习如何整合和萃取培训素材。课程将介绍九大渠道搜集素材的方法,以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有效性。此外,通过课堂练习,学员将对已有的经验素材进行萃取,并学习如何制作高质量的课件。
内训师还将学习到教学中的生动方法,包括学习效果金字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理论,帮助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配套试讲是课程开发的最后一步,内训师需要准备标准课件包,包括课程大纲、课件、讲师手册、学员手册和教辅资料。在此过程中,学员将学习如何编写讲师手册和学员手册,并了解两者的区别。
为了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内训师将学习到一系列的授课技巧,包括开场方式、控制时间的技巧以及有效收尾的设计。有效的开场可以迅速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而合理的时间控制则确保课程的流畅进行。
此外,课程还将探讨课堂提问的技巧、倾听技巧和精彩点评的技巧,帮助内训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与学员互动,提升课堂氛围。
本课程为期两天,每天6小时,采用讲师讲授、案例分析、分组研讨、课堂练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内训师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企业内训师将掌握课程开发的步骤、方法和工具,提升其授课水平,进而帮助企业提高培训满意度,促进内部知识和技能的传承。课程大纲的设计不仅是课程开发的基础,更是确保培训效果落地的关键。通过持续的实践与反馈,内训师将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授课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课程大纲设计在企业内训师的培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目的是帮助内训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应对各种挑战,提升课程的逻辑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为企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