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迅速变化的“互联网+AI时代”,传统的学习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企业培训中,知识的高遗忘性和组织惯性使得员工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既能巩固学习成果又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学习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行动学习法”应运而生,其中的聚焦式提问方法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工具。
行动学习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管理思想家雷格·瑞文斯于1934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寓教于行”。在行动学习中,学习者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问题解决的参与者。通过反思和实践,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找到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转化。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培训结束后一个月,大多数学员会遗忘80%以上的培训内容。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个体的遗忘机制外,组织内部的惯性也是关键因素。许多员工在接受新知识后,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回到以往的工作模式中,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行动学习中,运用有效的提问技术尤为重要。
聚焦式提问是一种通过深度对话来引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技术。它强调在交流中,通过有效的问题来挖掘信息,促进参与者的反思,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识。聚焦式提问不仅能够打破团队的防卫机制,还能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团队的协作。
ORID深度会谈是一种具体的聚焦式提问方法,其结构包括四个部分:
这种结构化的提问方式帮助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确保讨论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在实际应用中,聚焦式提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在绩效面谈中,聚焦式提问可以极大地提升面谈的质量与效果。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员工反思自己的绩效,理解改进的方向。例如,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绩效,促动师可以运用ORID框架提出以下问题:
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员工清晰思路,还能增强他们对绩效提升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聚焦式提问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深入的对话与反思,帮助团队成员打破固有思维,激发创新。同时,它也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然而,聚焦式提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某些团队成员而言,面对深度提问可能会感到不适或抵触,这需要促动师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敏感,并适时调整提问方式。
在“互联网+AI时代”,聚焦式提问的方法将进一步与新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与交流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和AI辅助,促动师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团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提问策略。此外,在线学习平台的普及也为聚焦式提问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使得这一方法能够在更广泛的环境中推广。
聚焦式提问作为行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也为团队协作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企业应积极探索和应用聚焦式提问的方法,以应对复杂的工作挑战,实现持续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有效的聚焦式提问,员工不仅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深的洞察,还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正是行动学习法在“互联网+AI时代”中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