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审计监督服务作为保障国家与企业健康运营的重要机制,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方向和使命,为审计监督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导。这次会议强调了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审计工作不仅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还要能够有效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工作大局。
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深入探讨,以帮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落实这些新要求。
总书记指出,审计作为“尚方宝剑”,是党中央授予的重要职能,必须对党的决策负责。这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时刻保持与党的方针政策一致,确保审计结果能够反映真实情况,服务于决策。而审计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成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
审计工作应当聚焦国家经济政策,关注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建立纪检联动机制,能够加强审计与纪检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经济秩序,推动反腐倡廉。审计监督不仅要关注财务数据的合规性,更要关注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对民生的影响。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必须及时整改,将整改落实作为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审计不仅要揭示问题,更要对问题的整改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审计要发挥预警作用,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避免问题的扩散。
面对新的审计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
企业内部审计应明确自身的定位,突出审计的主业。审计不仅仅是财务数据的核查,更重要的是通过审计手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理解能力,能够从全局出发,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应转向研究型审计,通过对企业运作模式、市场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前瞻性的审计意见。同时,要做好组织顶层设计,将审计工作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确保审计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进行动态研判,及时调整审计策略。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也应成为重点,通过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促进廉洁自律,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整改督办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审计人员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格的跟踪与督导,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此外,审计工作应实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确保各项审计工作有序推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审计监督服务不仅要适应宏观政策的变化,还要关注微观经济的实际需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调整与创新,必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审计效率和准确性,使审计工作更具前瞻性和预警能力。企业内部审计应积极探索科技在审计中的应用,以提高审计的智能化水平。
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果,离不开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企业应重视审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审计团队应具备多元化的背景,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供多维度的审计服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还需具备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审计管理经验与技术,提升自身的审计水平。通过参与国际审计交流与合作,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与信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审计监督服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深入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积极落实中央的要求,以审计为利器,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需求。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审计工作应不断创新与调整,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