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一体化管理策略助力企业高效运营与发展

2025-02-03 09:15:54
4 阅读
一体化风险管理

一体化管理策略: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新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复杂。国务院国资委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快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这一系列政策的背后,是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深刻反思与实践要求。在此背景下,构建一体化管理策略,尤其是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结合起来,成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程背景】202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有力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加快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近年来,由于内控体系跟随风险变化动态调整不及时或执行不到位,而导致单位陷入危机的案例不胜枚举。对标世界一流,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需要按照国务院作为《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本课程目标旨在阐述风控、内控、合规“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思路,帮助学员全面提升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的实战能力和水平。【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规律与本质,以及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从而助力企业搭建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强化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了解标杆企业一体化的风险管理做法,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赋能并创造价值【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内部审计部门全员、内控合规部门全员、监察部门全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风险的定义与类别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5、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二、政策制度解析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2、《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4、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5、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三、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目标2、内部控制原则3、内部控制五要素4、风险评估的维度5、业务流程的关键四、一体化风险管控方法论1、一体化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五、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wangyue 王悦 培训咨询

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1. 风险的定义与类别

风险通常被定义为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损失。根据其性质,风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理解这些风险的类别,有助于企业在不同领域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风险的源头在哪里

风险的来源多种多样,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策调整、市场波动等;也可能源于内部管理的缺陷,如流程不畅、内部控制失效等。企业需要全面识别这些风险源,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 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

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应对当前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前瞻性的思维,构建起一个能够抵御未来风险的体系。这种终局思维要求企业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管理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

4. 风险管理的误区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如仅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风险、将风险管理视为合规的附属品等。避免这些误区,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和全员的参与。

5.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制度设计和流程优化,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而风险管理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涵盖了外部环境的分析与应对。因此,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政策制度解析

1.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指引强调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与动态性,要求企业在战略规划、业务运营等各个方面都要融入风险管理的理念。

2.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

合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企业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运营。《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明确了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要求,为企业合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

该意见强调了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合规与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4. 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企业的内控工作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内控的深度与广度要求的提升,以及对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在内控体系建设中不断创新与适应。

5. 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

展望2024年,内控体系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风险识别的精准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合规管理的全面性上。企业需提前布局,确保在新一轮政策实施中不落后。

三、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1. 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这些目标能够帮助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有的放矢。

2. 内部控制原则

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运用这些原则,确保内控体系的落地。

3. 内部控制五要素

  • 控制环境: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 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面临的风险。
  • 控制活动: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控制措施。
  • 信息与沟通:确保信息畅通,提升沟通效率。
  • 监控活动: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监控与评估。

4. 风险评估的维度

风险评估应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业务流程的复杂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通过全面的评估,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

5. 业务流程的关键

优化业务流程是提升内控有效性的关键措施。企业应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其中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整体业务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一体化风险管控方法论

1. 一体化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

一体化的风险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通过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提升风险管理的整体效能。这种价值协同不仅体现在风险控制的效率上,还能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2. 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

在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下,企业应从战略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与决策中,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格局。

3. 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

从治理的角度来看,一体化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利,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能增强企业的整体治理水平。

五、标杆企业一体化风险管理实践

许多标杆企业在一体化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实施先进的风险评估工具以及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协同,成功应对了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潜在风险。这些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展示了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

总结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一体化管理策略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有效结合,企业能够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面对未来的挑战,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通过深入学习并实施一体化管理策略,企业不仅能够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风险,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