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企业风险控制: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策略与方法

2025-02-02 16:21:49
4 阅读
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风险控制:应对复杂环境的关键策略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日益增多。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发言不仅是对国家形势的分析,也是一种警示,提醒各个企业要做好风险管理,迎接可能的挑战。

【课程背景】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可以看到,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严峻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领导人已经发出了动员令,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那么,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种宏观大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必然会传导给每个企业、每个个体!当下,每个公司可能都会或正在经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有的企业因盲目的战略转型倒在了巨变的商业环境中,有的企业则因管理能力薄弱而死于内部失控;有的企业因没有做好股权设计而出现股东内讧,有的企业则因投资失败导致元气大伤。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是每个企业都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的风险管控体系,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战层面,都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抓手。同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分析一些成功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去应对风险事件,以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课程收益】了解风险管理的的规律与本质了解风险管理的难点和卡点掌握应对企业重大风险的方法掌握搭建公司风险管理架构和组织的方法,具备风险管控体系落地的能力掌握如何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迭代更新【课程特色】抖干货,重实战;讲理论,不枯燥;有高度、启人心。【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其他核心高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内审及内控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1、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2、风险的源头在哪里?3、风险管理的终局思维4、风险管理的误区是什么?5、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政策制度解析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解读2、《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3、《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4、2019年-2023年中央企业内控工作政策要求核心变化5、2024年内控体系工作重点和新要求三、风险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1、内部控制目标2、内部控制原则3、内部控制五要素4、风险评估的维度(1)行业特点(2)发展阶段(3)组织架构(4)业绩考核(5)信息系统(6)控制环境5、风险管理模式四、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1、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2、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3、风险管理的治理视角
wangyue 王悦 培训咨询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不仅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更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保护企业资源: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威胁,保护财务、人员和其他资源。
  • 增强决策能力:通过对风险的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战略决策,减少盲目性。
  • 提高竞争优势:具备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快速反应,抓住机会,超越竞争对手。

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源

企业的风险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 财务风险:与资金流动、融资成本、投资决策等相关的风险。
  • 运营风险:内部管理不善、流程不完善等导致的运营失误。
  • 法律风险:合规性问题、合同纠纷等法律相关的风险。
  • 技术风险:技术更新换代、信息安全等带来的风险。

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

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以下是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几个关键要素:

  • 内部控制目标:明确控制目标,以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 内部控制原则:遵循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 风险评估的维度:根据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组织架构、业绩考核、信息系统和控制环境等维度进行全面评估。
  • 风险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

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理解其底层逻辑。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首要目的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能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快速做出反应,降低损失。此外,风险管理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的误区

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企业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例如,有些企业认为风险管理只是合规性的要求,忽视了其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还有的企业过于依赖于保险等金融工具,而忽略了其他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

风险管理的全面方法论

全面风险管理方法论强调在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风险管理,并确保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高度一致。

风险管理的价值协同

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应确保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通过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企业能够更全面地识别和应对风险。

风险管理的总体视角与治理视角

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与企业的整体治理密不可分。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将风险管理纳入其中,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政策与制度的解析

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政策与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深入理解相关政策,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落实风险管理措施。

  •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为中央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框架,指导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合规管理办法:规范企业合规管理,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运营。
  •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实施意见: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方向和依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不相同。因此,风险管理体系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迭代更新。

  • 初创阶段: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市场风险和资金风险,确保稳定的资金流和市场定位。
  • 成长阶段:企业在扩展市场的同时,应加强对运营风险和合规风险的管理。
  • 成熟阶段:企业应关注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成功案例分析

在实际商业环境中,有许多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成功应对了风险事件,获得了稳健、可持续的发展。例如,一些知名企业在面临市场波动时,及时调整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结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企业必须重视风险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还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只有在风险管理上做到未雨绸缪,企业才能在风高浪急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企业的风险管理不是一项单一的任务,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和全员的参与,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