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管理:提升企业培训效果的新方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培训体系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培训方法往往无法有效满足业务需求,导致培训价值受到质疑。因此,采用积分制管理等创新方式来提升培训效果,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本文将深入探讨积分制管理的背景、实施方法、效果转化及其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课程背景】传统的企业培训体系,在需求分析和效果转化上普遍是短板,需求没有很好对接业务,转化方面没有做闭环,无法评估培训的ROI,长期下去,业务部门会质疑培训价值,HR也没有成就感。所以,培训必须回归基本面,需求从业务目标中来,转化到绩效中去,“五步聚焦培训需求”,基于第一性原理,运用多种技术和工具,是从目标绩效到KSA差距的漏斗分析方法,可以改进各种传统培训需求方法。“4S培训效果转化”,运用促进行为改变的三驾马车原理,结合引导技术、目标管理、激励机制,促进行为改变进而改进绩效。在培训实施环节,创新培训形式,用建构主义、五星教学等改造传统课堂,用行动学习、引导技术、复盘、组织经验萃取、微课等丰富课堂,让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效。在师资培养上,先把讲师培养为引导师,把微行动学习镶嵌在课堂,用先进的方法激活课程、激活学员、激活老师。在培训管理上,用积分制等工具,让各级管理者深入参与培训,把培训价值链做成PDCA管理闭环,真正把培训变成最增值的投资。【课程收益】●论证五步聚焦需求分析的科学性●演练五步聚焦培训需求分析方法●比较五步聚焦与柯氏四级、绩效改进的对应关系●编制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关键点●认同培训效果转化的重要性和转化难度●论证4S培训效果转化的科学性●制定培训效果转化实施方案●使用BOS行为观察量表对转化进行第三级评估●分析转化工作最大的障碍,制定相应的策略●体验建构主义、行动学习、五星教学、引导技术●创造思考师资队伍培养、激励、留用机制●用积分制等创新管理机制,高效赋能培训【课程特色】课程过程中,带着学员一同思考,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员最快速掌握知识。干货,没有废话;实战,学了就能用;案例选取精彩、典型【课程对象】企业内训师,培训管理者及核心骨干【课程时间】2-3天【课程大纲】导入:问题聚焦,用UMU问卷调查,聚焦培训体系问题第一讲: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一、存在问题1. 需求不准,没有很好对接业务2. 转化不够,没有知行合一3. 课堂死板,教学效果差4. 内训师培训难度大,不稳定5. 管理机制欠缺,工学矛盾二、解决对策1. 培训需求必须源于公司管理目标2. 培训必须做成PDCA管理闭环3. 用先进教学理念改造传统课堂和讲师4. 建立良好的规则机制,让培训高效运行第二讲:五步聚焦培训需求分析方法一、五步聚焦的第一性原理原理一: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服从于绩效与目标原理二:行为是达成绩效目标的唯一形式原理三:培训只能解决KSA问题原理四:找到导致高绩效行为的KSA标准原理五:从KSA差距中找出需求小组讨论:每条是否为“公理”?二、五步聚焦培训需求分析方法1. 描述目标——表达达成的目标及评价标准2. 确定行为——确定完成目标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3. 任职要求——找到行为后面的KSA任职要求4. 寻找差距——找到相关人员的KSA差距5. 确定需求——确定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行为性表达培训目标练习:基于战略的五步分析练习:基于任务的五步分析练习:基于能力的五步分析小组讨论:1. 五步聚焦适合所有类别的需求分析方法吗?2. 是否每类问题都需要五步?三、五步聚焦需求分析的优势和特点1. 一劳永逸——一次性解析和重构绩效系统2. 梳理到位——梳理价值链和业务流程3. 明确绩效——明确部门及岗位的关键输出4. 确定关键——找到关键成功因素和行为标准5. 技控优先——分析技控和人控因素,技控优于人控6. 一箭双雕——同时输出绩效改进和培训需求四、五步聚焦与柯氏四评估对应关系1. 描述目标——对应柯氏4级,绩效层2. 确定行为——对应柯氏3级,行为层3. 任职要求——对应柯氏2级、1级,学习层、反应层五、五步聚焦与绩效改进1. 绩效改进原理1)基尔伯特(ThomasF. Gilbert)行为工程模型2)基本理念:先技控,后人控2. 五步聚焦与绩效改进是“双胞胎”共同点一:都是源于目标和绩效共同点二:找到影响绩效的因素共同点三:培训需求找KSA短板共同点四:绩效改进找技控因素小组讨论:只做绩效改进,不做培训,长期下去会发生什么?六、编制培训计划1. 培训计划的主要模块内容一:目的目标——效果预测,评价方式内容二:制定依据——方法,工具,过程,定量内容三:培训内容——课程,大纲,课时,方法内容四:实施措施——职责分工,权责匹配内容五:激励措施——物质、精神内容六:财务预算——依据合理,适度2. 用行为动词表达行为性(表现性)目标1)知识2)技能3)态度3. 培训需求计划的十项注意1)围绕业务——计划必须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和管理要求2)体现旨意——体现领导对培训的指导思想3)有理有据——有培训需求的依据、过程,最好有量化数据4)务实可行——有操作性,不能实施的不计划5)描述预期——有对培训后行为改善的描述,可帮助决策者理解6)及时沟通——先向决策层汇报思路,理解要求后,再详细计划7)明确分工——确定培训形式,明确部门和HR的分工8)评估标准——制定激励措施,保证计划落实9)预算刚性——体现培训的地位和作用10)格式喜好——领导者对行文格式的偏好第三讲:4S培训效果转化一、为什么做转化1. 知识遗忘——知识碎片随风消逝2. 观点混乱——观念多而杂,难以形成共识3. 技能不长——没有刻意练习,难以形成技能4. 信心降低——看不到投资收益,老板不愿再投钱5. 底气不足——业务部门逐渐对培训失去兴趣,HR失去成就感和效能感案例分享:你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案例分享:哪部电影记忆犹新,让你改变了什么?二、促成行为改变的三驾马车1. 行为——具备能力并产生行动2. 认知——具备应知应会和正确理念3. 情感——有正确的价值观加持案例:从学习打麻将的看行为改变的三驾马车运作原理三、KSA转化的差别1. 知识、技能、态度的区别1)知识储存在大脑——会忘2)技能储存在神经肌肉——不会忘3)态度是价值观加情感的认知记忆——一旦建立,比较顽固2. 知识、技能、态度转化方法1)知识建构2)技能训练3)态度认同3. 转化输出的形式1)知识——观念,规章制度改变、价值观改变2)技能——方法、技术、工具3)态度——案例、故事,倡导四、4S培训效果转化,知行合一Step1:ORID取精华1)收获——道法术器四个方面,KSA三个维度2)怎么用——能够给工作带来哪些收益,集体和个人两个方面3)为什么——凭什么依据得出的结论练习:用ORID写《高效沟通》的转化内容小组讨论:不会写ORID怎么办?Step2:盈利矩阵选最佳1)将Idea放入“盈利矩阵”2)选择容易实施且收益大的Step3:行动计划变目标(Idea变成ActionPlan)1)符合目标管理法则2)制定评价标准Step4:激励跟进不可少1)公开承诺——增加违约成本,信而行2)互诉衷肠——对讲行动计划,互提建议3)与人分享——与上司和同事分享行动计划4)大脑预想——想象“成果”的好处5)个人PK——巧设激励6)小组PK——集体积分对抗7)社群打卡——利用从众心理8)钉钉——电子化跟进9)时刻提醒——将行动计划张贴于显眼处,“弹幕”10)及时肯定——小进步,快激励,形成愉悦回路资源支持,必须的物资练习:《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有效沟通》、《卓越领导力》,选择一门课程,制定转化方案。五、转化是管理工作,遵循管理原则1. 责任人1)全员转化——基础技能或素质提升2)专家组转化——重点攻关,技术创新3)问题所有者转化——去除痛痒,积极主动4)跨部门团队转化——综合复合型问题2. 责任人选择的四原则原则一:利益相关方原则二:个人意愿,有兴趣原则三:职责范围原则四:团队智慧原则五:个人承担责任讨论:《质量改进》课程,谁负责转化?讨论:《有效沟通》课程,谁负责转化?3. 培训要做管理闭环1)“以终为始”——回看培训计划和目标,不要跑偏2)PDCA——不断审视跟进,复盘3)机制不能少——激励约束,来真的4)人是关键——找对关键人,利益相关者5)长期主义——改变不是一朝一夕4.培训效果转化的评估1)理念知识——看制度、规范如何调整了方向2)技能行为化——用BOS行为观察量表评估3)态度——用KIT关键事件法,看正向行为的改变5. 转化机制十招一招:不做了——“没有转化的培训不做了”二招:不批了——“没有转化方案的预算,预算不批了”三招:每个人——“每人必须有一个行动计划,每年都要有成长”四招:考核主管——“没有帮助下属转化的主管,‘培训下属考核项’零分”五招:优先任用——“转化认真的学员,在选用上重要参考”六招:资源支持——“对转化活动给予时间和财力支持”七招:养成习惯——“设计学习激励机制和氛围,让学以致用成为习惯”八招:辅导支持——“对转化有跟进、复盘、反馈和指导”九招:违者代价——“不做转化的学员,停止下一轮的学习”十招:领导示范——“各级管理者、HR要率先垂范”练习:时间管理4象限工具,如何转化?练习:《有效沟通》课程转化,如何评估学员沟通能力的提升?练习:《非人》课程转化,如何评估管理理念的升级?第四讲:激活课堂、学员、讲师一、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1. 以老师为主——没有充分激活学生2. 知识灌输多——技能练习少3. 技能知识化——用学知识的方法学技能4. 态度知识化——用学知识的方法,希望态度改变二、主要原因1. 传统教学理念影响2. 长期教学习惯3. 改变的痛苦和风险三、对策1. 用建构主义改造课堂1)行为主义——“驯兽”2)认知主义——“砌墙”3)建构主义——“浇花”2. 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激活学员1)意义感——为什么学,有什么好处2)效能感——我能学会3)成就感——我真的学会了3. 利用激励机制,让学员乐学、好学1)积分制代替罚款2)各种荣誉,学习奥斯卡3)行动学习激活大脑4)工学结合,打通721,对工作有用案例:《印象最深的一堂课的一个点》四、五星教学改造传统课堂1. 什么是五星教学1)聚焦问题2)激活旧知3)论证新知4)运用新知5)融会贯通五、用行动学习解决病构问题1. 什么是行动学习2. 什么是引导技术3. 六大引导技术介绍技术一:团队共创技术二:聚焦式会话ORID技术三、群策群力技术四:鱼缸会议技术五:私董会技术六:世界咖啡4. 什么是病构问题案例:用行动学习做战略解析案例:私董会帮助企业家互助学习成长案例:用鱼缸会议解决跨部门沟通问题案例:微行动学习嵌入课堂,让培训更精彩六、组织经验萃取,让经验不流失1. 组织经验萃取的优势1)场景结合实际2)员工产出认同2. 萃取方法1)访谈2)小组共创3)将任务切到合适颗粒度4)找关键行为、关键素质、关键理念案例:1. 经验萃取之——《航班晚点,资深客服的服务技能经验萃取》2. 经验萃取之——《竞品有赠品的销售策略经验萃取》七、复盘,让80%人达到80分1. 复盘技术——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萃取组织和个人经验1)成者,悟其道;败者,求其因2)避免无意义的成功,总结有意义的失败3)知其然,知其所以然4)吃一堑,长一智,前世不忘,后事之师5)简易、易行、有效、可复制6)80%的人,在80%情况,达到80分7)不问功过,只问是非2. 复盘的步骤1)描述目标——当初怎么计划的2)表达结果——结果是什么,直接、间接,组织、个人3)分析原因——成功、失败4)总结经验——提炼可复制的,下次怎么做3. 复盘的原则——开放、坦诚、求实、反思第五讲:培训师建设、培训体制创新一、坚持教学在对话中进行,提升培训师的基本功1. 听——深度聆听、洞察诉求2. 说——立体表达,激活全脑3. 问——连环发问,启发思考4. 答——见闻则喜,设计提问5. 评——精准反馈,赋能点评二、培训师队伍建设1. 先把培训师培养成引导师2. 开发精品微课3. 用岗位经验内化开发课程4. 选“好之者”、“乐之者”做讲师三、培训管理体制创新1. 积分制,而不是罚款2. 做精品课程,而不是大而全3. 培训预算的刚性4. 培训师晋升优先5. 特别荣誉激励,学习奥斯卡6. 用营销思维推动培训课程总结
一、课程背景:企业培训的挑战与机遇
企业在进行培训时,通常存在需求不准、转化不够、课堂死板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培训效果的低下,进一步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整体绩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回归培训的基本面,从业务目标出发,真正实现培训需求的精准分析和效果的有效转化。
- 需求分析不足,无法对接实际业务
- 培训效果缺乏有效评估,无法计算投资回报率(ROI)
- 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需要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机制,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积分制管理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应运而生的。
二、积分制管理的理念与实施
积分制管理是一种通过积分激励来促进员工学习和行为改进的管理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量化培训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将培训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转化为积分,并通过积分来评估学习效果和行为改变。
1. 积分的设定与管理
在实施积分制管理时,企业需要明确积分的获取标准。例如,员工参加培训课程、完成学习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的累积将直接影响员工的激励机制,例如晋升、奖金等。
2. 积分的应用
- 员工通过积分参与内部竞赛,提升学习积极性
- 定期评估积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 积分兑换系统,激励员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积分的设定和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参与培训,并促进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培训效果转化的重要性
在企业培训中,效果转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许多企业在培训后,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导致培训投资的浪费。因此,如何将培训效果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表现,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转化的挑战
在实施培训后,企业往往面临以下挑战:
- 知识遗忘率高,员工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 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无法衡量培训效果
- 员工对培训的信心不足,导致参与积极性降低
2. 转化的策略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的转化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
- 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增强员工的认知和信心
- 在培训中融入行为改变的理念,通过积分制激励员工的参与
通过上述策略,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培训的转化效果,让员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而提升整体绩效。
四、创新培训形式与方法
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和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可以采用建构主义、行动学习、引导技术等多种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1. 建构主义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知识的自我构建。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鼓励学员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
2. 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团队合作和项目实践,使学员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技术
通过引导技术,培训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员的思维,促进学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学习效果。
五、积分制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积分制不仅可以在员工学习中使用,还可以用于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中,积分制能够有效促进各级管理者的参与,使培训价值链成为一个完整的PDCA管理闭环。
1. 培训计划的制定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通过积分制来设定各个培训环节的目标和标准,使得培训计划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 培训实施的激励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通过积分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培训效果的评估
通过积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企业能够定期评估培训的效果,及时调整培训策略,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
六、总结与展望
积分制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的培训管理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积分的获取与应用,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实现培训效果的有效转化。未来,随着企业对培训价值的不断重视,积分制管理有望在更多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员工的能力和素质。通过积分制管理,企业能够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培训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