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管理的内涵与理念
(一)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新挑战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新常态之特点
(三)客户信用风险日益加大
(四)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理念
(五)不良贷款管理中的尽职调查与尽职追索
1、不良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
2、不良贷款的尽职调查
3、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预案的设计
4、做好不良贷款尽职追索——全力维护银行合法权益——债权
(一)尽职调查小组成员及各自作用
1、中介机构与保密协议的签署
2、尽职调查清单如何准备?
3、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获取程序?
4、应收集并分析与项目有关的哪些资料?
5、尽职调查结果的分析
(二)员工道德风险防范
1、单位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该如何保护?
2、业务执行中如发现可能发生违章违纪行为该如何处置?
3、工作中的首问负责制为何?
4、工作中的内幕交易、商业贿赂行为有哪些?(案例讲解)
5、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的从业人员应该遵守哪些要求?
6、金融从业人员投资股票应遵守哪些规定?有哪些限制?
3、通过扣划抵押物拆迁补偿款清收不良贷款的案例分析
4、通过亲属或他人代偿转化不良贷款的案例分析
5、以非诉讼假道第三人代偿不良贷款的案例分析
6、通过增加抵押担保转化不良贷款的案例分析
7、以服务为本诉讼与和解相结合收回不良贷款的案例分析
(一)削债型债务重组的操作思路
(二)还款免息处置不良贷款
(三)案例分析:
1、适度调整合同还款期限化解不良贷款
2、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快速收回不良贷款
(一)以物抵债的定义
(二)以物抵债——资产所有权转移的风险规避
(三)其他以物抵债方式
1、通过房地产开发商收回房屋快速清收不良贷款
2、由借款人自行处置抵押物偿还债务
3、化整为零处置大额不良贷款
(一)并购重组与企业破产
(二)破产重整不同于破产清算或破产和解
(三)运用破产重整处置不良贷款的意义
(四)银行运用破产重整处置不良贷款的要点
(一)诉讼前客户信息的尽职调查
1、各类交易主体及偿债责任真实性
2、合同条款的审查
3、合同怎样用章签字才能规避风险?
4、抵押物设置是否存在法律瑕疵
(二)基于偿债保障——分析借款/担保合同的法律风险
(三)“一诉了之”与“一判了之”的纠偏——诉讼的灵活性与诉后管理
1、直接申请执行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的应用
2、注意方式、以硬碰硬、以诉促谈
3、注意规避执行抵押物处置的关联关系
4、加强诉后管理,把握清收机会
5、关注诉后,对抵质押物管理不慎引发赔偿风险
(四)关注:不良贷款呆账核销处置的风险控制
1、以呆账核销处置不良贷款
2、财政部、中国银监会发布《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
八、我国实施债权人委员会制度的推进情况
(一)主办行制度的升级
(二)创新方式的准定位及准传达
(三)职能、机制、监管的融合
九、债权人委员会制度的债权保护职能运作
(一)协调性问题
1、授信准入先决条件难落地
2、市、县两级政府态度取向问题
3、担保企业协调问题
(二)企业帮扶职能问题
1、行业情况
2、宏观经济形势
3、产业结构调整
4、银行信贷政策
(三)社会责任干预市场导向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三去”任务
2、行信贷偏好所引发的挑战
(四)政策差异所引发的问题
1、信贷准入政策差异
2、各类机构参与程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