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资格:依据参赛资格条件进行大范围选择,在此基础上优选形象气质较好、表达欲望强烈、参与度较高、表达能力较强、软件操作较熟练的人员。
(3)保障: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确保参赛选手热爱培训工作,有较强的参赛意愿,能集中精力封闭备赛。
(4)机制:以参赛单位主导,XX咨询机构协作,双方分工配合,充分沟通,保证进度和成效。
2.第二阶段——集中训练(赛前2个月)(2)选拔比例:选取10-15名考核优秀的人员进入下一阶段集训名单。
3.第三阶段——一对一专项训练(赛前1个月)
(1)短板测评
基于第二轮进阶选手的前期测评,对其课程开发、课件制作、授课技巧三个模块分别进行专项测评,籍此进行一对一辅导训练。(2)对标学习
往届比赛参赛选手现场指导,讲解应试技巧、应答策略等;往届参赛选手提供相关比赛材料,共同参与练习与考核。(3)模板固化
根据比赛的要求,针对性地训练PPT模板、教学设计模块化、标准案例模块化、标准习题模块化等,练习、选定、固化模板,实现效率最大化。
(4)应试技巧
开始进行模拟考试,辅以快速记忆、思维导图、题海战术等技巧,帮助提升快速阅读、快速提炼、快速作答的技巧。
(5)选拔比例
根据现场表现及测试评审,按照二分之一的比例,选取6-8名考核优秀的人员进入下一阶段集训名单。
4.第四阶段——实战训练(赛前半个月)
(1)全流程仿真模拟
完全根据大赛的流程、要求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试、课程开发、现场教学三个环节,让学员提前熟悉规则,让学习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如学员应试能力提升,可以酌情考虑拔高标准进行模拟。
(2)赛前辅导(线上为主,贯穿始终)
建立微信群,固定时间在群上打卡练习,讲师和工作人员全程在线点评与辅导。
(3)选拔比例
本阶段不设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