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王鸿华):电力现货交易

枫影老师枫影(王鸿华) 注册讲师 8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经营管理

课程编号 : 35491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电网企业交易员、电力市场分析师、 能源政策制定者、其他学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交易机制的日益完善,电力现货交易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课程旨在帮助电网企业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电力现货交易的相关知识,提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决策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课程收获】

1. 掌握电力现货交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交易流程。

2. 了解全球及本国/地区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学会运用供需分析、市场趋势预测等方法制定交易策略。

4. 熟悉电力现货交易平台的使用和实操技巧。

5. 提升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能力,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6. 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和互动模拟交易,增强实战经验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课程时长】6小时/

【课程对象】电网企业交易员、电力市场分析师、 能源政策制定者、其他学者

【课程内容】

一、理解电力改革的目的,全面了解电改

1.电力改革的目的: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升电力产业链的效率

2.电力改革的历史:单一买方-批发竞争-厂网分离-分布式交易

3.电力改革的影响:电力行业飞速发展,规模世界第一,价格大幅下降

4.当下电力改革存在的问题:资源利用率不足、弃电、盈利能力不足、电源与电网不协调

二、电力交易与电力现货交易

1. 电力市场概述

Ø 全球电力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Ø 本国/地区电力市场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Ø 电力市场的基本构成: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等环节

2. 电力现货交易的重要性

Ø 现货交易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和价值

Ø 现货交易与长期合同、期货交易的互补关系

三、电力现货交易基础

1. 现货交易定义与特点

Ø 现货交易的基本定义

Ø 与其他电力交易方式的区别

Ø 现货交易的灵活性和风险性

2. 交易标的详解

Ø 电量的计量单位与交易规模

Ø 电价的形成机制与波动因素

Ø 交易时段的划分与特点

3. 交易流程梳理

Ø 报价机制:单边报价与双边报价

Ø 撮合规则: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等

Ø 结算方式:日清月结、净额结算等

4. 交易规则与政策环境分析

Ø 国家/地区的电力交易规则解读

Ø 相关政策法规对现货交易的影响

四、市场分析与策略

1. 供需分析技巧

Ø 电量需求的预测方法

Ø 发电侧供应能力的评估

Ø 供需平衡点的判断与运用

2. 市场趋势预测方法

Ø 利用历史数据进行价格预测

Ø 天气预报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

Ø 宏观经济指标与电力市场的关联度研究

3. 交易策略制定与实施

Ø 套利策略:跨市场、跨时段套利等

Ø 对冲策略:利用期货、期权等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Ø 投机策略:基于市场预测进行买卖操作

4.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Ø 风险识别:识别交易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点

Ø 风险评估:量化风险的大小与发生概率

Ø 风险控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与应急预案

Ø 风险监控:实时跟踪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

五、电力现货交易交易平台解析

1. 国家电网直购电交易平台

2. 华润电力直购电交易平台

3. 中国电力交易中心直购电交易平台

4. 省市级电力公司直购电交易平台:北京市电力公司直购电交易平台、上海市电力公司直购电交易平台等

枫影(王鸿华)老师的其他课程

• 枫影(王鸿华):电力交易市场
【课程背景】 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工作部署,为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同意店里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各省市针对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做出了相关的方案措施。这些方案措施需要整个电力系统的成员进行深度的理解,了解其原理和运作模式。 【课程收获】 了解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原理和运作流程。 【课程参训人员】市场部、电力交易相关人员 【课程时长】1天(6h) 【课程大纲】 一.电力交易市场基础知识 1. 背景介绍 (1)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与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 (2)电力市场交易的深化改革 (3)《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24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 2. 电力交易市场的主要内容 (1)交易什么:中长期交易、现货、绿证、碳排放权、输电权、辅助服务交易 (2)参与者:市场主体和系统运行机构 l 市场主体: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电网企业 l 系统运行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 (3)商品分类: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 (4)交易方式:批发和零售 l 批发: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 l 零售:固定回报、市场联动、固定回报+市场联动、固定价格 3. 电力市场的本质:通过建立一个竞争与选择的电力系通提高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益 4. 我国及福建省电改的现状及进展 (1)我国整体电改的现状及进展 (2)福建省电改的相关政策 二、电力交易类型(根据交易方式不同) 1. 现货交易 (1)定义及特征 (2)市场功能 (3)主要的实现方式 2. 期货交易 (1)定义及特征 (2)市场功能 (3)主要的实现方式 3. 中长期合同交易 (1)定义及特征 (2)市场功能 (3)主要的实现方式原理 三、市场交易内容的主要交易规则 1. 绿电与绿证交易 (1)绿电产品的定义 (2)绿电交易 (3)绿证及绿证交易 (4)参与市场: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以及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等。 (5)绿电交易类型:省内与省间 (6)交易组织方式:双边协商、挂牌 (7)交易价格 (8)国网和南网的交易规则对比 2. 碳排放权交易 (1)碳排放权(CER) (2)碳排放交易机制:碳排放配额(CEA)+自愿减排量(CCER)两种基础交易产品 (3)碳排放配额(CEA) (4)国家(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 (5)交易主体:排放实体、碳交易平台、投资机构与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咨询核查机构、其他法律、审计、认证服务商 (6)碳排放权定价策略 (7)碳排放权交易方式:场内、场外 (8)碳排放交易的业务流程 l 确定排放指标:电力企业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标准确定排放量 l 获取排放权:电力企业向相关政府机构申请获取排放权 l 检测和报告:定期报告碳排放数据,接受审核和监督 l 交易碳排放权:在电力交易市场中,根据市场价格和需求买卖碳排放权 l 结算碳排放权交易 3. 电厂的运行 (1)电厂的运行体系 l 设施设备管理 l 发电生产计划 l 发电工艺及原理 l 人员管理 l 制度与安全 (2)电厂的发电原理 l 火电厂的发电原理 l 风能、光伏发电的发电原理 (3)电厂的市场化运营体系 l 电厂-电网-用户的资金流、信息流、电力
• 枫影(王鸿华):虚拟电厂
【课程背景】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渐落地,虚拟电厂、电力交易市场和智能电网等逐渐成为了能源企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虚拟电厂,将会成为首先要构建的电力的虚拟系统,发挥能源统筹、协调调度等重大作用。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课程重点从新型电力系统开始,阐述虚拟电厂诞生的背景,破解什么是虚拟电厂,虚拟电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从如何构建虚拟电厂等角度切入,帮助学员深刻理解虚拟电厂的价值以及与现有电力系统之间的关系。 【课程收获】 1. 了解虚拟电厂诞生的背景——新型电力系统 2. 了解虚拟电厂的具体内容 3. 了解构建虚拟电厂的要素 4. 了解虚拟电厂的落地保障 【适宜人群】 能源、电力、电网、储能、能源互联网等企业 【授课时长】3-6h,可根据需求调整 【课程大纲】 一.新型电力系统与虚拟电厂 1. “双碳”及碳中和全景图 2. “双碳”能源供给侧实践的路径——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和储能 3.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实践要求 4.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未来新型能源结构要求做好能源统筹 5. 虚拟电厂的出现——破解多种类能源结构统筹调度的问题 二.虚拟电厂 1. 从传统电力系统到新型电力系统的过度 2.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三大核心要素 (1)构建虚拟电厂 (2)构建电力现货交易市场 (3)实现电网体系的智能化 3. 虚拟电厂技术(VPP) (1)虚拟电厂的正式提出 (2)虚拟电厂对外特征 4. 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 (1)聚合分布式能源 (2)削峰填谷 (3)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5. 虚拟电厂的组成和运行机理 (1)软件系统:AI与智能调度 (2)硬件系统:智能电网 三、虚拟电厂实施落地保障 1. 系统性设计 (1)重新定位输电网、配电网、储能与虚拟电厂的关系 (2)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3)以区域为发力点,着力攻克区域内新旧能源灵活性调节问题 (4)加速新能源微电网建设 (5)加速地方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建设 (6)新型利益相关的合作性组织结构体系建设 (7)完善的政策性保障 (8)开放的思维与合作 2. 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1)虚拟电厂所涉及到的数字化系统 (2)做好电网、虚拟电厂、新能源及用电侧的系统对接 (3)以安全、协同、高效的原则建设一体化数字化系统 3. 强化数字化人才和团队体系建设 (1)新型电力系统新商业模式下亟待新的组织体系 (2)围绕“分布式电力交易”的“蜂窝状”组织的诞生 (3)项目制管理与组织内外协同 (4)新组织与创新文化体系 (5)数字化人才能力体系搭建
• 枫影(王鸿华):新型电力系统系列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新技术、新能源、新战略、新机遇——
【课题背景】 伴随“双碳”政策的推进,整个能源行业面临着提效节能的改造使命。“新能源+新技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带来了方案。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n 对整体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建设缺少整体系统性了解 n 对“新能源+新技术”带来的新变革,缺少应用性的指导 【解决方案】 方案解读: n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首先是一个基于能源和技术革命下的新战略、新定位 n 从商业模式来说,“源网荷储用”实现了一体化、协同化、敏捷化的改变,将传统“计划电”变成了商品化的”市场电”。整个这一变化重构了交易结构,借助分布式新能源实现了新商业变革 n “大电网+大基地”+“微电网+分布式新能源”,迎来业务新战略 n 借助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环节效率 【参与人员】 本课程适宜于:全体员工 【学员任务】 1. 任务一:了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内容和建设目标 2. 任务二:了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战略走向、新商业和新业务战略和策略 3. 任务三:能够理解数字化转型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 任务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内容和目标 【任务解析】“双碳”政策和数字技术发展,渠道整个电力系统开始重新做好战略定位。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色高效能源体系的建设正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形式。 一.“双碳”政策与科技发展,驱动传统电力系统作出战略性调整 1.解读能源“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明确电力系统的发展改革方向 2.能源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数字化+新能源,将彻底改变整个电力产业形态 (1)围绕“用户之变”,重构电力产业——战略定位 (2)基于新的产业之变,实现新组织协同——商业模式 (3)跨界合作,链接资源,开发产品和服务——业务战略 (4)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品质——业务场景效率提升 【政策&案例】 1. 能源局相关“十四五”规划内容的解读 二.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 1.战略定位:围绕用户绿色、稳定、低成本用电的需求,打造一个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 2.商业模式:“源网荷储”高度协同,通过构建新型的电力交易系统,实现电能商品化 3.业务战略:大电网+大基地与微电网+新能源,协同发展,但最终实现微电网+新能源的稳定高效性 4.业务场景: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整体业务场景效率 5.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从电源结构、负荷特征、电网形态、技术基础和运营特性区分 【解析】 1.新型电力系统与传统大电网大基地的对比分析 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目标 1.解读:发改委、能源局在2022年2月10日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2.“十四五”目标:严控煤电 3.“十五五”目标:实现新增电力需求全部有非化石能源满足 任务二:解读新型电力系统 【任务解析】解析新型电力系统在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战略及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深刻理解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内容 一.战略定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源的新型电力系统 1.新能源+新技术,促使电力系统进行新的改造 2.基于用户绿色用电、稳定用电、安全用电、便宜用电的需求,倒逼改革 3.经济发展,促使电力的持续性增长,逼迫电力系统改革 【解析】 1. “双碳”政策与“数字化改革” 二、商业模式: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协同的新产业设计 1.分布式商业:强化“县域电力”体系建设,基于县级,实现消费侧的电力生产 2.平台化商业(电价改革):构建区域级到国家级等电力商品化交易市场 3.生态型商业:国家电网搭建整个新型电力系统,部署新基建 【解析】 1.“源网荷储用”一体化电力产业设计思路 三、业务战略:大电网+大基地与微电网+分布式新能源 1.大电网+大基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提效 (1)能源物联网,实现大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提效 (2)大基地:数字电厂、智慧电厂助力传统火电实现高效生产、安全生产 2.微电网+分布式新能源,从交易结构直接改变整个市场规则 (1)区域布网:县域范围布网,借助大数据进行科学布网 (2)电化学储能:借助数字化技术完善电化学储能的效能提升 (3)消费侧产电:消费侧发电设施及接入区域电力交易市场 四、业务场景: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业务场景进行提效 1.大电网+大基地:借助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1)智慧矿场:实现采矿的智慧化 (2)智慧电厂:实现火力发电的安全、高效、高质、低能耗 (3)电力物联网(大电网):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高效低能耗变电输电 (4)智慧供电:智能电表、AI机器人、小程序app等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 【案例】 1.3D建模可视化,助力智慧电厂建设 2. 智能传感,解决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营 3. 大数据布网,降低线损 2.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借助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1)数字新能源:大数据分析解决新能源发电的设备的安全稳定 (2)智慧供电:构建区域级/国家级电力交易市场,实现电力交易 (3)柔性负荷:借助大数据和AI,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调节 (4)数字储电:储能可视化,了解电池储备情况 【案例】 1. 借助智能电表,自动调节负荷 2. 区块链技术,实现微电网分布式布局 任务三:新型电力系统落地 【任务解析】解析新型电力系统的能力建设要素,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落地指导。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国性布局 1.政策引领 2.构建区域级/国家级电力交易市场 3.搭建区域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 二、双轨并行,优化+新建,同时迸发 1.地方电力系统,加速数字化转型 2.区域新能源微电网加速建设 3.处理好新旧能源灵活性调节问题 三、深化数字化改革,借助创新性思维,大胆破局,提升业务场景效率 1.生态型架构整体电力系统 2.赋能型思维,赋能县级电网建设 3.互联网平台,实现电力交易商业化 4.借助大数据+AI,赋能电网改造 5.不断尝试、快速迭代 四、深化组织改革,实现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合作 1.明确新旧能源的协同性发展 2.搭建型团队,实现微电网+新能源的发展 3.培养新型人才,为新业务赋能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