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下,品牌的传播和推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MCN(多频道网络)作为连接内容创作者和平台的重要机构,在品牌营销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品牌与头部 MCN 合作,能够借助其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运营能力,更有效地触达目标受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用户对内容需求的不断增长,品牌单纯依靠传统广告渠道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通过优质、有趣的内容来了解品牌和产品。头部 MCN 通常拥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网红和内容创作者,他们能够以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符合品牌形象和目标受众喜好的内容。例如,美妆品牌与擅长美妆领域的头部 MCN 合作,旗下的网红可以通过化妆教程、产品测评等视频内容,生动地展示品牌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另一方面,头部 MCN 具备成熟的运营模式和专业的团队。他们在内容策划、制作、推广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品牌通过与他们合作,可以利用 MCN 的平台资源和粉丝基础,快速扩大品牌传播范围。同时,MCN 也能为品牌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帮助品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然而,品牌与头部 MCN 的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合作模式的选择、利益分配、内容质量把控等问题。不同品牌有不同的需求和目标,需要找到合适的 MCN 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本次《品牌和头部 MCN 合作机制与方式》培训就是为了帮助品牌方和相关从业者深入了解品牌与头部 MCN 合作的重要性,掌握合作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合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品牌营销效果的最大化,促进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课程收益】
1、了解头部MCN。
2、掌握头部MCN合作机制详解。
3、掌握谈判与沟通策略。
4、了解风险管理与合作优化。
【课程特色】
易学易懂,强互动,风趣幽默,实战案例多,干货没有废话
【课程对象】
董事长、总经理、广告营销公司市场部和品牌部员工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头部MCN概览与案例分析(1个半小时)
1、内容解读:定义头部MCN,解释其在新媒体行业中的作用与价值。
案例:无忧传媒、东风甄选、交个朋友、papi酱等头部MCN的特色与成功案例。
2、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MCN机构,分析其运营模式、内容策略与商业变现途径。
二、头部MCN合作机制详解(1个半小时)
1、合作模式:深入探讨头部MCN与品牌、创作者、平台的合作模式。
案例:无忧传媒如何与品牌合作进行内容营销;papi酱的Papitube如何孵化与管理KOL。
2、实战技巧:如何撰写合作提案,明确合作目标与预期结果。
三、谈判与沟通策略(1个半小时)
1、沟通艺术:有效沟通的原则与技巧,建立互信关系。
2、谈判技巧:案例教学,如何在合作条款上取得有利位置。
3、角色扮演:模拟与头部MCN的谈判场景,实践谈判技巧。
四、风险管理与合作优化(1个半小时)
1、风险识别:分析合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版权争议、合同漏洞等。
2、风险管理:策略与工具,如何规避与应对风险。
3、合作优化:持续监测合作效果,调整策略以优化合作。
五、课程总结与Q&A(半小时)
要点回顾:总结一天学习的关键点。
互动问答:学员提问,讲师解答,解决未尽问题。
作业布置:分析一家头部MCN的最新合作案例,提出个人见解与建议。
案例举例:
案例一:品牌X与MCN机构Y的合作纠纷
背景:品牌X是一家专注于美妆产品的新兴品牌,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与头部MCN机构Y建立了合作关系,希望通过MCN机构旗下网红的影响力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销量。
合作问题:尽管品牌X投入了大量预算,但在合作期间,品牌发现MCN机构Y未能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推广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直播次数减少、网红参与度低、销售转化率远低于预期。此外,品牌X还质疑MCN机构Y提供的数据真实性,怀疑存在数据造假的嫌疑。
争议焦点:品牌X与MCN机构Y之间的主要争议在于合同条款的履行情况以及数据的真实性。品牌X认为MCN机构未履行合同义务,且提供的数据不可信,要求退还部分费用并终止合作。MCN机构Y则辩称所有服务均已按合同执行,数据无误。
解决方案:此案例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品牌X聘请律师审查合同,并对MCN机构Y的数据进行了第三方审计,证实了数据存在问题。通过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MCN机构Y同意退还部分费用,并承担一定的赔偿。
案例二:品牌Z与MCN机构A的版权纠纷
背景:品牌Z与头部MCN机构A合作,希望借助其旗下网红的影响力推广新产品。合作中,品牌Z提供了一系列定制内容,包括产品宣传片和广告文案,供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合作问题:品牌Z后来发现,MCN机构A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原本为品牌Z定制的内容提供给了其他客户使用,严重侵犯了品牌的版权。
争议焦点:品牌Z与MCN机构A之间的争议集中在版权侵犯上。品牌Z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要求MCN机构A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MCN机构A则声称其有权再利用内容,因为合同中未明确禁止此类行为。
解决方案:品牌Z采取法律行动,起诉MCN机构A侵犯版权。经过法庭审理,认定MCN机构A的行为构成版权侵犯,判决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向品牌Z支付侵权赔偿金。这一案例提醒品牌在与MCN机构合作时,必须明确合同中的版权归属条款,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品牌与头部MCN合作中可能遇到的争议和纠纷,包括服务履行问题、数据真实性、版权侵犯等。这些案例强调了在合作之初,双方应确保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和严谨性,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保持沟通和监督,以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