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工厂现场是生产的第一线,成本、质量、交期、安全等生产目标,生产现场管理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而现场管理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又是管理中的一大难点。
本课程专门为制造型企业现场管理而设,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侧重于管理人员的软性技巧,如职责认知、思维意识、沟通、领导力、团队建设、执行力等;下篇侧重于管理事情的“硬性”管理技术,如现场分析、生产运营、浪费消除、精益手法、目视化管理等工具方法。
【课程收益】
【课程特色】
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工具演练+互动讨论
案例绝大部分采用刁老师亲自辅导中国企业落地的实际案例,绝对实战。融合研讨、模拟体验、分享、专题讨论、设计辅导等沉浸式教学方法。
【课程对象】
生产管理者、质量管理者、设备管理者、现场管理者、班组长、基层业务骨干等
【课程时间】
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现场体验:如何运用高效率的早会来进行生产、人员、活动的安排及联络?
生产确认:
品质巡检及记录确认
交流、联络与工作协调
一天的结束:报表填写和当日工作总结
课题练习:通过早会调度一天的工作
工厂现场管理的要点
现场管理的特点:
顾客满意五要素
管理中的PDCA/DMAIC循环
五个凡是工作法的逻辑:计划,结果,责任,检查,激励
现场操练:五个凡是的工作法
案例:为什么库存的浪费是万恶之源
案例:流线化与非流线化生产方式的品质差异分析
案例:流线化与非流线化生产方式的交货期差异分析
流线化生产的八个条件
设备和生产线的设计、布置
案例分析:
流线化生产案例1:某厂电路板插件生产线提高效率实例
流线化生产案例2:某铸造厂缩短交货期实例
五、均衡化生产
某工厂案例:线不平衡造成中间在库,降低整体效率
课堂练习:“从座位上台在白板上书写四个字”的工时分析和测定
平衡率的计算和意义
改善线平衡的方法
改善线平衡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增加人员,设置平行工作站,消除瓶颈工序
案例分析2:分担转移改善和合并工序
六、现场作业改善
工序改善四大方法
连接相互间工时短的工序,合并
二人以上的工序减少人员配置
瓶颈工序改善方法的维度
案例:某生产线通过四大方法进行瓶颈改善
工序作业改善
动作经济的四个基本原则
肢体运用原则
案例:通过整理整顿进行配置改善,满足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
案例:如何将材料、工装预置在小臂范围内
工具运用原则
案例:如何工具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原则
七、价值流图析及其应用
课堂练习:绘制价值流图制订改善路径
八、5S与目视化管理
5S实施的意义:为什么是实现工厂精益生产的前提
整理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整顿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清洁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清扫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素养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习惯良化——5S活动的核心目的
目视化管理
案例讨论:通过目视化管理实现现场的区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