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李洪源: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发展趋势

李洪源老师李洪源 注册讲师 84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电力工程

课程编号 : 22258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储能是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新能源规模化的接入电网、电力削峰填谷、参与调压调频、发展微电网等方面的需要,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除了抽水蓄能比较成熟之外,其它的储能方式均处于新兴阶段,技术仍有进步空间。

新型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具有精准控制、快速响应、灵活配置和四象限灵活调节功率的特点,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多时间尺度、全过程的平衡能力、支撑能力和调控能力,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新型储能通过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将成为电、热、冷、气、氢等多个能源子系统耦合转换的枢纽,可以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和灵活交易、实现多能协同,支撑能源互联网构建,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也是未来的新能源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课程收益

  • 让学员了解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特点
  • 让学员了解新型储能技术当前面临的形势
  • 让学员了解当前主要的储能技术和储能模式
  • 让学员了解新型储能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

课程大纲

  1. 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竞争

  1. 2023年电池级磷酸锂价格持续跌势
  2. 上游原材料与下游储能系统价格联动,年中电芯价格腰斩
  3. 储能系统中标均价持续下行
  4. 不到两年,新型储能提前完成“十四五”降本目标

二、创新

  1. 到2030年,储能出货量将有10倍增长空间
  2. 电化学储能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家独大或绝对的龙头企业
  3. 新型储能正从十点逐步走向工程化、规模化、系统化和产业化
  4. 储能市场新一轮拉力赛已然开启
  5. 大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电芯成为各家企业竞相研发的重点

三、破局

  1. 从运行数据看,新能源配储平均利用率低
  2. 建而不用问题突出
  3. 目前储能规划总体比较粗放,缺乏明确的规划方向和知道标准

四、盈利

  1. 研究挖局储能应用场景,解析各种场景对储能的应用需求
  2. 建立新型储能参与、能够充分黑体现多元价值的市场机制
  3. 储能需求推动政策和市场规则不断完善
  4. 新型储能技术面临的形势
  5. 国际上储能技术探索
  6. 美国、欧盟和日本在2017年~18年先后发布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
  7. 美国与2020年发布储能大挑战路线图
  8. 我国储能领域状况
  9. 电化学储能方面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0. 液流电池方面,我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1. 其他电池方面,钠硫电池技术被日本NGK垄断,钠氯化镍电池方面我国通过引进美国GE公司技术进行产业化
  12. 机械储能方面,我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大功率电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较为欠缺,仍需依赖国外进口
  13. 电磁储能方面,我国的混合型电容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处于跟跑水平
  14. 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技术趋势展望

一、从技术路线发展来看

  1. 压缩空气储能及飞轮储能技术正在加快商业应用部署
  2. 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技术较为成熟、商业化初具规模
  3. 氢储能等其他类型的新型储能技术由于技术成熟度较低,大部分处于开发和示范应用阶段

二、从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性能指标对比来看

  1. 锂离子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的综合效率较高
  2. 压缩空气储能的度电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高
  3. 除压缩空气储能外,其他储能技术的响应灵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
  4. 电化学储能中的锂离子电池不仅适用于能量型储能应用,也适用于功率型、容量型储能应用,其应用领域最为广泛

三、从新型储能技术方向上看

  1. 绝大多数投资投向了与电化学储能相关的项目
  2. 少数其他方向项目包括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
  3. 股权投资市场对储能技术的选择基本上与储能市场中新型储能占比吻合

四、从锂电池储能产业链角度来看

  1. 22%的被投项目专注于上游电池材料和设备
  2. 27%的被投项目专注于中游包括电池在内的储能装置的生产
  3. 11%的被投项目专注于数字储能技术
  4. 13%的项目可以提供集成后的储能系统产品
  5. 17%为在产业链下游运营储能项目的企业,包括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企业
  6. 投资布局向中游集中更为明显,超过半数的被投项目处于产业链中游

五、总体来看,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储能技术,是主力军

  1. 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产业链配套更加成熟
  2. 相较于其他储能技术在场景应用、技术、成本、建设周期、转换效率及选址要求上更具优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3. 锂电池储能是当前最具备投资潜力的新型储能技术
    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也具备较大的投资潜力

第四章  2024年储能应用场景发展趋势

一、大储能亏损

  1. 主要发电集团的发电侧储能EPC项目投资呈逐年亏损态势
  2. “市场争夺战”、“价格战”、“高投资杠杆”等问题已屡见不鲜,大储能业务已然受到了发展阻力
  3. 储能板块的净利润增长率在2022年达到高点,23年直线下滑,24年将可能下滑至20%

二、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

  1. 锂离子电池已然不再是储能电站的唯一选择
  2. 新能源汽车将为储能业务下阶段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第五章  储能技术最新动态

一、贝塔福特公司宣布,研制出微型原子能电池

  1. 高性能的单晶金刚石半导体,厚度仅为10微米
  2. BV100微型核电池,其功率100微瓦,电压3伏,体积15×15×5立方毫米
  3. 可以实现50年稳定发电,并且无需充电、无需维护
  4. 它不产生外部辐射,针对针刺和枪击不起火,不爆炸
  5. 众多领域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锂金属固态电池取得大突破:10分钟完成充电,可循环6000次

李洪源老师的其他课程

• 李洪源:宏观能源政策与形势分析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都纷纷加大了能源政策的调整力度。在这一全球性的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的能源政策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发展趋势。中国在这一领域也不例外,逐步转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推动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对于我国应对国际国内风险挑战和建设现代化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了解最新能源政策有助于学员更好的把握国家能源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深度了解并应对当前能源政策的变革,提高企业在政策环境下的决策水平与执行力,同时通过对市场机遇的洞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深入探讨,共同探寻未来能源领域的新机遇。课程收益:● 深入了解最新政策:学员将全面了解最新的国家和地区能源政策,包括政策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案等方面,形成对政策的全面理解。● 提高政策解读能力:通过专业的解读培训,学员将提高对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深层次内涵,减少解读误区。● 战略规划的参考:学员将学到如何将最新的政策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政策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把握市场机遇:了解政策的同时,学员还将深入研究相关的技术和市场趋势,为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提供支持。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课程形式:讲师讲授+现场讨论+案例介绍+数据分析课程大纲第一讲:“双碳”背景下的国家能源转型一、世界主要国家能源转型1.美国2.德国3.丹麦4.意大利二、“双碳”背景下的国家能源转型1.能源转型——人类历史上能源转型进程——中国的能源革命2.能源结构转变能源供给端: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能源消费端: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助力碳减排3.区域能源结构1)能源资源分布2)地区能源消费3)能源跨区输送4.产业结构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2)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两大转型升级方向3)产业逆向发展思路第二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一、新型能源体系——以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为主、利用先进技术和系统来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是一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新型能源体系的“新”体现(四大方面)1)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新2)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新3)能源一体化协同新4)数智化管理新2.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性1)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2)中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3)提升能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3.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实施路径1)夯实国家总体安全的战略基础2)科学推进国家能源体系转型3)增强能源体系的灵活性、韧性与协调性4)加快提升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案例:山东昌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集聚发展“绿色动能”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1.统筹为先1)结构观念2)融合观念3)秩序观念2.安全为基3.科技为本1)技术路线方面2)组织体系方面3)创新方向方面4.治理为要1)建立健全战略规划体系2)形成政策供给体系3)明确监管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4)建立全国统一能源市场5)能源价格形成和传导机制有效建立地方政策:2023年11月9日内蒙古发布:《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第三讲: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一、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之间的关系1.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功能2.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价值3.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作用案例:福建平潭岛全绿电供应案例:厦门高能级配电网案例:长乐低压透明电网二、以型电力系统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1.能源配置平台化2.能源生产清洁化3.能源消费电气化4.能源创新融合化5.能源业态数字化案例:广东电网: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总结与分享第四讲:《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解读指导思想:1)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2)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一、总体特征1.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呈现“6新”1)新形势——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2)新要求——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3)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4)新特征——大规模发展、高比例发展、市场化发展、高质量发展5)新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煤左右6)新举措——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基本原则1)6个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多元迭代、系统观念、市场主导、生态优先、协同融合2)5个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3.发展目标1)总量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2)发电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3)电力消纳目标——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4)非电利用目标——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4.发展方式1)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2)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3)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4)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二、主要任务1.多能源开发1)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2)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3)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4)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5)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6)稳妥推进海洋能示范化开发2.供给革命1)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2)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3)推动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纳4)加强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5)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6)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3.技术革命(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1)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攻关力度2)培育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3)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4)完善可再生能源创新链4.体制革命(健全体制机制,市场化发展可再生能源)1)深化可再生能源行业“放管服”改革2)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3)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4)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第五讲:《“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解读一、总体特征1.基本原则1)保障安全,绿色低碳2)创新驱动,智能高效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4)民生优先,共享发展2.发展目标1)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2)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3)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4)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5)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二、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1.强化战略安全保障1)增强油气供应能力2)加强安全战略技术储备2.提升运行安全水平1)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2)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3)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4)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3.加强应急安全管控1)强化重点区域电力安全保障2)提升能源网络安全管控水平3)加强风险隐患治理和应急管控三、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1)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2)因地制宜开发水电3)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4)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2.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1)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2)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3)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4)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5)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3.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1)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2)促进能源加工储运环节提效降碳3)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4.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1)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2)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3)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4)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5)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四、优化能源发展布局1.合理配置能源资源1)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2)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2.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1)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2)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3.积极推动乡村能源变革1)加快完善农村和边远地区能源基础设施2)加强乡村清洁能源保障3)实施乡村减污降碳行动五、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1.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1)锻造能源创新优势长板2)强化储能、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3)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2.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1)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2)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3)实施智慧能源示范工程3.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1)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2)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
• 李洪源:国际化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机遇与趋势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都纷纷加大了能源政策的调整力度。在这一全球性的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的能源政策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发展趋势。中国在这一领域也不例外,逐步转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推动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对于我国应对国际国内风险挑战和建设现代化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了解最新能源政策有助于学员更好的把握国家能源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深度了解并应对当前能源政策的变革,提高企业在政策环境下的决策水平与执行力,同时通过对市场机遇的洞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深入探讨,共同探寻未来能源领域的新机遇。课程收益:● 深入了解最新政策:学员将全面了解最新的国家和地区能源政策,包括政策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案等方面,形成对政策的全面理解。● 提高政策解读能力:通过专业的解读培训,学员将提高对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深层次内涵,减少解读误区。● 战略规划的参考:学员将学到如何将最新的政策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政策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把握市场机遇:了解政策的同时,学员还将深入研究相关的技术和市场趋势,为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提供支持。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课程形式:讲师讲授+现场讨论+案例介绍+数据分析课程大纲导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现代能源体系、新型能源体系第一讲:《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解读指导思想:1)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2)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一、总体特征1.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呈现“6新”1)新形势——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2)新要求——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3)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4)新特征——大规模发展、高比例发展、市场化发展、高质量发展5)新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煤左右6)新举措——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基本原则1)6个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多元迭代、系统观念、市场主导、生态优先、协同融合2)5个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3.发展方式1)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2)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3)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4)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二、主要任务1.多能源开发1)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2)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3)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4)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5)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6)稳妥推进海洋能示范化开发2.供给革命1)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2)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3)推动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纳4)加强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5)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6)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3.技术革命(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1)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攻关力度2)培育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3)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4)完善可再生能源创新链三、保障措施1.保障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1)完善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和服务体系2)加强可再生能源土地和环境支持保障3)加强可再生能源财政政策支持4)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体系2.保障规划实施1)加强规划衔接2)细化任务落实3)加强国家统筹4)加强监测评估第二讲:《“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解读一、总体特征1.基本原则1)保障安全,绿色低碳2)创新驱动,智能高效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4)民生优先,共享发展2.发展目标1)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2)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3)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4)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5)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二、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1.强化战略安全保障1)增强油气供应能力2)加强安全战略技术储备2.提升运行安全水平1)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2)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3)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4)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3.加强应急安全管控1)强化重点区域电力安全保障2)提升能源网络安全管控水平3)加强风险隐患治理和应急管控三、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1)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2)因地制宜开发水电3)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4)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2.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1)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2)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3)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4)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5)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3.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1)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2)促进能源加工储运环节提效降碳3)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4.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1)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2)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3)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4)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5)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四、优化能源发展布局1.合理配置能源资源1)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2)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2.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1)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2)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3.积极推动乡村能源变革1)加快完善农村和边远地区能源基础设施2)加强乡村清洁能源保障3)实施乡村减污降碳行动五、构建开放共赢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1.拓展多元合作新局面1)巩固拓展海外能源资源保障能力2)增强进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2.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1)推进能源变革与低碳合作2)加强科技创新合作3.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1)推动完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2)加强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第三讲:机遇和挑战一、机遇1.能源向绿色化转型将会明显提速2.电动汽车未来平均增长速率将超过35%3.氢作为储能方式和汽车动力将经历爆发式增长4.绿色建筑中将更多包含零碳建筑5.零碳示范园区将在中国示范和推广6.环保可能成为引领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动力二、挑战1.中国是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且尚未达峰2.中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4.中国的资源结构决定了我们以煤电机组为核心5.新能源资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   6.新的电力安全风险:“灰犀牛”与“黑天鹅”加剧
• 李洪源:储能技术及应用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一环,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课程旨在深入探讨储能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在能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对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将围绕储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原理等方面展开,重点介绍各种储能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课程还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储能技术在电网储能、太阳能储能、风能储能、汽车储能以及家庭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使学员能够全面了解储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课程收益让学员了解当前储能的分类让学员了解当前储能基础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让学员了解当前主要的储能技术和储能模式让学员了解未来储能的发展趋势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课程大纲第一章  储能技术概述储能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储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储能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储能技术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储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回顾当前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全球及我国储能技术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分析储能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储能技术在能源存储、调峰填谷等方面的优势储能技术在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向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应用交通运输领域的储能技术应用工业与建筑领域的储能技术应用其他领域(如军事、航空航天等)的储能技术应用电池储能技术第二章  化学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电池技术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优势超级电容器在能源存储与回收中的应用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分类燃料电池在能源转换与存储中的应用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的挑战与前景化学储能技术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化学储能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与防范措施化学储能技术的环保性能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储能技术的回收与再利用第三章  物理储能技术抽水蓄能技术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与运行方式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势与限制条件抽水蓄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与前景分析飞轮储能技术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物理储能技术的比较与选择不同物理储能技术的性能比较物理储能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依据物理储能技术的综合评价与优化策略第四章  储能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创新一、  储能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多种储能技术的集成策略与优势储能技术在微电网、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储能技术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的协同优化二、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架构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储能技术的能源互联网优化调度策略三、  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案例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充电站中的应用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应用四    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储能技术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储能技术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与贡献储能技术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分析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