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李洪源:宏观能源政策与形势分析

李洪源老师李洪源 注册讲师 89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电力工程

课程编号 : 22257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能源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都纷纷加大了能源政策的调整力度。在这一全球性的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的能源政策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发展趋势。中国在这一领域也不例外,逐步转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推动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对于我国应对国际国内风险挑战和建设现代化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了解最新能源政策有助于学员更好的把握国家能源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深度了解并应对当前能源政策的变革,提高企业在政策环境下的决策水平与执行力,同时通过对市场机遇的洞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深入探讨,共同探寻未来能源领域的新机遇。

课程收益:

● 深入了解最新政策:学员将全面了解最新的国家和地区能源政策,包括政策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案等方面,形成对政策的全面理解。

● 提高政策解读能力:通过专业的解读培训,学员将提高对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深层次内涵,减少解读误区。

● 战略规划的参考:学员将学到如何将最新的政策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政策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 把握市场机遇:了解政策的同时,学员还将深入研究相关的技术和市场趋势,为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提供支持。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课程形式:讲师讲授+现场讨论+案例介绍+数据分析

课程大纲

第一讲:“双碳”背景下的国家能源转型

一、世界主要国家能源转型

1.美国

2.德国

3.丹麦

4.意大利

二、“双碳”背景下的国家能源转型

1.能源转型

——人类历史上能源转型进程

——中国的能源革命

2.能源结构转变

能源供给端: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

能源消费端: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助力碳减排

3.区域能源结构

1)能源资源分布

2)地区能源消费

3)能源跨区输送

4.产业结构

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2)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两大转型升级方向

3)产业逆向发展思路

第二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一、新型能源体系

——以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为主、利用先进技术和系统来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是一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新型能源体系的“新”体现(四大方面)

1)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新

2)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新

3)能源一体化协同新

4)数智化管理新

2.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性

1)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2)中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3)提升能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3.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实施路径

1)夯实国家总体安全的战略基础

2)科学推进国家能源体系转型

3)增强能源体系的灵活性、韧性与协调性

4)加快提升能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案例:山东昌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集聚发展“绿色动能”

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1.统筹为先

1)结构观念

2)融合观念

3)秩序观念

2.安全为基

3.科技为本

1)技术路线方面

2)组织体系方面

3)创新方向方面

4.治理为要

1)建立健全战略规划体系

2)形成政策供给体系

3)明确监管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

4)建立全国统一能源市场

5)能源价格形成和传导机制有效建立

地方政策:2023年11月9日内蒙古发布:《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第三讲: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

一、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之间的关系

1.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功能

2.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价值

3.新型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中作用

案例:福建平潭岛全绿电供应

案例:厦门高能级配电网

案例:长乐低压透明电网

二、以型电力系统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能源配置平台化

2.能源生产清洁化

3.能源消费电气化

4.能源创新融合化

5.能源业态数字化

案例:广东电网: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

总结与分享

第四讲:《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解读

指导思想:

1)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

2)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一、总体特征

1.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呈现“6新”

1)新形势——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

2)新要求——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3)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

4)新特征——大规模发展、高比例发展、市场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5)新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煤左右

6)新举措——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基本原则

1)6个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多元迭代、系统观念、市场主导、生态优先、协同融合

2)5个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

3.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

2)发电目标

——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3)电力消纳目标

——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4)非电利用目标

——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4.发展方式

1)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

2)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

3)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

4)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

二、主要任务

1.多能源开发

1)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

2)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

3)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

4)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

5)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

6)稳妥推进海洋能示范化开发

2.供给革命

1)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

2)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

3)推动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纳

4)加强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

5)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

6)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

3.技术革命(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

1)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攻关力度

2)培育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3)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4)完善可再生能源创新链

4.体制革命(健全体制机制,市场化发展可再生能源)

1)深化可再生能源行业“放管服”改革

2)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3)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

4)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

第五讲:《“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解读

一、总体特征

1.基本原则

1)保障安全,绿色低碳

2)创新驱动,智能高效

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4)民生优先,共享发展

2.发展目标

1)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

2)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3)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

4)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5)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二、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

1.强化战略安全保障

1)增强油气供应能力

2)加强安全战略技术储备

2.提升运行安全水平

1)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

2)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

3)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

4)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

3.加强应急安全管控

1)强化重点区域电力安全保障

2)提升能源网络安全管控水平

3)加强风险隐患治理和应急管控

三、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1)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

2)因地制宜开发水电

3)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4)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

2.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

2)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

3)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

4)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5)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

3.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

1)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

2)促进能源加工储运环节提效降碳

3)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4.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

1)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

2)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3)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

4)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

5)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四、优化能源发展布局

1.合理配置能源资源

1)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

2)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

2.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

1)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

2)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

3.积极推动乡村能源变革

1)加快完善农村和边远地区能源基础设施

2)加强乡村清洁能源保障

3)实施乡村减污降碳行动

五、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1.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

1)锻造能源创新优势长板

2)强化储能、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

3)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2.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1)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

2)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

3)实施智慧能源示范工程

3.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

1)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2)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

李洪源老师的其他课程

• 李洪源:国际化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机遇与趋势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都纷纷加大了能源政策的调整力度。在这一全球性的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的能源政策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发展趋势。中国在这一领域也不例外,逐步转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推动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对于我国应对国际国内风险挑战和建设现代化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了解最新能源政策有助于学员更好的把握国家能源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深度了解并应对当前能源政策的变革,提高企业在政策环境下的决策水平与执行力,同时通过对市场机遇的洞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深入探讨,共同探寻未来能源领域的新机遇。课程收益:● 深入了解最新政策:学员将全面了解最新的国家和地区能源政策,包括政策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案等方面,形成对政策的全面理解。● 提高政策解读能力:通过专业的解读培训,学员将提高对政策法规的解读能力,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深层次内涵,减少解读误区。● 战略规划的参考:学员将学到如何将最新的政策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使企业更好地适应政策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把握市场机遇:了解政策的同时,学员还将深入研究相关的技术和市场趋势,为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提供支持。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课程形式:讲师讲授+现场讨论+案例介绍+数据分析课程大纲导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现代能源体系、新型能源体系第一讲:《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解读指导思想:1)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2)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一、总体特征1.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呈现“6新”1)新形势——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2)新要求——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3)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4)新特征——大规模发展、高比例发展、市场化发展、高质量发展5)新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煤左右6)新举措——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基本原则1)6个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多元迭代、系统观念、市场主导、生态优先、协同融合2)5个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3.发展方式1)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2)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3)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4)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二、主要任务1.多能源开发1)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2)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3)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4)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5)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6)稳妥推进海洋能示范化开发2.供给革命1)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2)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3)推动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纳4)加强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5)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6)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3.技术革命(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1)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攻关力度2)培育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3)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4)完善可再生能源创新链三、保障措施1.保障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1)完善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和服务体系2)加强可再生能源土地和环境支持保障3)加强可再生能源财政政策支持4)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体系2.保障规划实施1)加强规划衔接2)细化任务落实3)加强国家统筹4)加强监测评估第二讲:《“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解读一、总体特征1.基本原则1)保障安全,绿色低碳2)创新驱动,智能高效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4)民生优先,共享发展2.发展目标1)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2)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3)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4)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5)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二、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1.强化战略安全保障1)增强油气供应能力2)加强安全战略技术储备2.提升运行安全水平1)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2)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3)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4)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3.加强应急安全管控1)强化重点区域电力安全保障2)提升能源网络安全管控水平3)加强风险隐患治理和应急管控三、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1)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2)因地制宜开发水电3)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4)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2.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1)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2)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3)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4)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5)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3.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1)推进化石能源开发生产环节碳减排2)促进能源加工储运环节提效降碳3)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4.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1)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2)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3)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4)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5)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四、优化能源发展布局1.合理配置能源资源1)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2)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2.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1)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2)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3.积极推动乡村能源变革1)加快完善农村和边远地区能源基础设施2)加强乡村清洁能源保障3)实施乡村减污降碳行动五、构建开放共赢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1.拓展多元合作新局面1)巩固拓展海外能源资源保障能力2)增强进口多元化和安全保障能力2.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1)推进能源变革与低碳合作2)加强科技创新合作3.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1)推动完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2)加强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第三讲:机遇和挑战一、机遇1.能源向绿色化转型将会明显提速2.电动汽车未来平均增长速率将超过35%3.氢作为储能方式和汽车动力将经历爆发式增长4.绿色建筑中将更多包含零碳建筑5.零碳示范园区将在中国示范和推广6.环保可能成为引领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动力二、挑战1.中国是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且尚未达峰2.中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4.中国的资源结构决定了我们以煤电机组为核心5.新能源资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   6.新的电力安全风险:“灰犀牛”与“黑天鹅”加剧
• 李洪源:储能技术及应用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一环,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课程旨在深入探讨储能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在能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对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将围绕储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原理等方面展开,重点介绍各种储能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课程还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储能技术在电网储能、太阳能储能、风能储能、汽车储能以及家庭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使学员能够全面了解储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课程收益让学员了解当前储能的分类让学员了解当前储能基础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让学员了解当前主要的储能技术和储能模式让学员了解未来储能的发展趋势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课程大纲第一章  储能技术概述储能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储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储能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储能技术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储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回顾当前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全球及我国储能技术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分析储能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储能技术在能源存储、调峰填谷等方面的优势储能技术在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向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应用交通运输领域的储能技术应用工业与建筑领域的储能技术应用其他领域(如军事、航空航天等)的储能技术应用电池储能技术第二章  化学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电池技术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优势超级电容器在能源存储与回收中的应用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分类燃料电池在能源转换与存储中的应用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的挑战与前景化学储能技术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化学储能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与防范措施化学储能技术的环保性能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储能技术的回收与再利用第三章  物理储能技术抽水蓄能技术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与运行方式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势与限制条件抽水蓄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与前景分析飞轮储能技术飞轮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物理储能技术的比较与选择不同物理储能技术的性能比较物理储能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依据物理储能技术的综合评价与优化策略第四章  储能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创新一、  储能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多种储能技术的集成策略与优势储能技术在微电网、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储能技术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的协同优化二、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架构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储能技术的能源互联网优化调度策略三、  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案例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充电站中的应用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应用四    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储能技术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储能技术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与贡献储能技术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分析
• 李洪源:新生代“90/95”后员工管理技能提升
课程背景:如今企业新进的员工大部分都是90、95甚至是00后的新生代,做为企业管理者都感叹90后不好管理,并且认为90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责任意识差、规划意识弱、严谨不足、容易放弃、不能吃苦、怕麻烦、承受压力弱等特点。同时他们对工作的选择也不再是:高工资、工作稳定、得到晋升和发展、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通过权威调查发现90后群体更关注的是:被人欣赏、有参与感、被理解被信任、工作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程运用了行动教练的思想,是简单而有效的管理技术,它不是告诉你如何完成工作,而是让你学会如何教练下属达成目标,通过深度倾听让你更理解员工,有力提问启发思考让员工更有参与感,有效反馈让员工觉得被人欣赏。以上技能完全符合90/95后新生代的工作需求从而达有效的管理。课程目标:掌握90后员工的特点及动力源泉,知己知彼,奠定管理基础;掌握与90后员工建立信任的方法和技巧,建立信任关系;掌握与90后员工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改善沟通的效果;掌握90后员工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工作绩效;培养训练优秀的管理人员课程对象:企业管理人员课程时间:1天,共6小时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课程大纲第一讲  就“酱紫”-认知新生代员工一、90/95后员工的成长轨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商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文化环境二、90/95后员工的特点强调自我急功近利种豆得瓜及时行乐天马行空不主动+不服从+不满足+不将就不想被“拥有”只想被“使用三、对90/95后员工进行分析SWOT分析90后的优点、缺点、机会、威胁四、90/95后员工的动力源泉愿景使命职业发展目标挑战第二讲  物以类聚-与新生代员工建立信任的方法一、信任的来源-乔哈里沟通视窗 二、建立信任的方法专业形象、专业能力更多的共同点:兴趣、爱好、语言、行为、习惯等等融入圈子,一起Happy表现出诚意听到对方想说说到对方想听三、打造超级亲和力情绪同步、语调和速度同步、生理状态同步、语言文字同步亲和力法则四、听到对方想说的几个技巧闭嘴、忍耐心、不要分心、观察说话的人。。。。。。五、说到对方想听的六个技巧真诚及发自内心、具体有例证、角度独到。。。。。。第三讲  先听后说-与新生代员工沟通的技巧一、重复对方的话重复对方说过的话里重要的文字二、感性回应将对方的话加上自己的感受再说出来三、先跟后带先附和对方的观点,然后才带领他去你想去的方向四、讲故事假借另一个人的故事把内心的话说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把内心的话说出来故事的组成讲好故事的要点五、强调一起强调跟对方一起行动六、强调重要性说三遍让对方复述放在开头和结尾说为什么需要对方帮忙七、强调时间性为什么需要现在做给出具体的时间八、表达的黄金法则说对方想听的说对方听得进去的说自己该说的说自己想说的第四讲  当好教练-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方法一、激励的四大方法给予信任开展竞争行为示范激发潜能二、教练的领导方式帮助排除干扰启发引导而不是直接给答案管理教练的作用教练五步法三、培养的四个步骤规划职业明方向目标清晰定任务小步快跑压担子及时辅导达目标培养下属的OJT法四、留人的三个技巧“诱”之以利“动”之以情“结”之以义五、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强调共性,尊重个性提高自主性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构建新型员工关系六、新生代员工需要领导和赋能影响力法则:衡量领导力的真正尺度是影响力;吸引力法则:谁是真正的领导?用你的梦想点燃90后的理想;权力法则:权力不是领导给的,而是员工给的;赋能法则:领导者不应该像英雄,而应该像园丁。七、3D赋能模型:领导的核心不是管理,而是赋能D1:释放团队潜能D2:与人才共同成就D3:让团队自主驱动八、新生代员工管理的新“套路”1. 光做目标承诺OUT了,要做职业承诺联盟关系:不是“拥有”,而是“使用”2. 采用羞辱文化OUT了,要善用内疚文化被看不起和对不起自己、贬低他人和让他自强3. 仅给Money OUT了,要舍得给决策权春江水暖鸭先知个人自治: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样做、和谁做4. 教他怎么做OUT了,要讲明白WHYWHY比HOW更重要5. 领导神圣权威OUT了,会“自嘲”更有魅力6. 工作一板一眼OUT了,要能够好玩、有趣瑞雪文化、活水计划、排毒行动让员工“情不自禁、乐在其中”的建议7. 舍不得给名份OUT了,要高大上且时髦九、新生代员工执行力打造1. 新生代员工执行力:理解任务目的+主观能动性+结果导向2. 新生代员工执行力建设的基本原则:多强调员工智慧,少强调员工服从多强调“人”本身,少强调“事”本身多强调领导责任,少强调员工责任多强调团队机制,少强调员工心态多强调员工优势,少强调员工劣势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