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是谁提出的

2024-03-03 02:34:26
1176 阅读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是谁提出的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起源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以持续改进为基础,通过全员参与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美国和欧洲,并得到广泛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提出者是谁呢?

企业培训课程定制

全国3000名各领域、名企背景、实战经验丰富的优质讲师资源可选;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真正落地有效的培训方案,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难题!
咨询了解 >

提出者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初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塚英树(Kaoru Ishikawa)提出。他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全员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的概念,强调了全员参与、全员质量、全员教育和全员改进的重要性。

石塚英树认为,只有将质量观念融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质量管理。他提出了许多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如鱼骨图、直方图、控制图等,这些方法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中。

发展历程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学者和专家也纷纷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德米因格(Deming)和杰罗姆(Juran)也提出了自己的质量管理理论,分别为“德米因格环”和“杰罗姆三步法”,这两位专家的贡献也对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概念进一步被推广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用的管理方法。许多知名企业如丰田、通用电气等都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核心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3. 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 数据驱动。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来进行质量管理。

结语

总的来说,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提出者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塚英树,他的理念和方法对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通用的管理方法,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分享、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课程名称:/

填写信息,即有专人与您沟通